武汉市科协

一线传真

[洪山区]水生博物馆科普开放日 感受与江豚近距离接触—记逸景华庭社区走进十里科普长廊一日游活动

发布日期:2013/5/22 17:07:04      来源:洪山区科协      作者:scywtjhldcj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一年一度的科普开放日活动,在关山街文明办、科协与各场馆密切的对接下拉开帷幕,走进十里科普长廊,让群众感受科普的神气与魅力。5月17日上午9时,逸景华庭社区组织辖区老年朋友40余人,这群老年朋友中年龄最小也有50来岁,对于此次参观江豚,他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感言。“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鲸类,有着动物活化石之称的“白暨豚”,终于成为了一颗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告别了它们曾经生存了数千年的长江母亲之河,永远的从地球上消逝了!”这段话是长航小区唐金秀老人的感言,唐金秀是位退休的教师,平身最爱关注关于鲸类的消息。“而对于动物保护,人们在意念上的差异有所不同,如果白暨豚的生活环境过于肮脏,那么应该改变它们的生活环境,去除污染,使之变得清洁。在大数人眼里看到的是巡捕、喂养、克隆。可惜白暨豚不是熊猫,不能用与熊猫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利用游客、媒体来吸引它的关注度我们不但要保护白暨豚,更应该给它自由自在的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不是为了研究它记录它,抓几只进行人工圈养,然后供游客观赏,获取经济利益。更不应该等到灭绝后,才想起来整治它生存的环境。”这段话是长航的吴庆国老人的感言。当我们近距离的靠近江豚时,,它的灵性之美,好似一个“待嫁”的姑娘,可爱又娇羞。看似笨拙的身体却能在水中打滚、时儿跳跃、时儿组成个一字形排开、时儿组成一个四方形,时儿隔着玻璃与我们亲密接触,让全场围观的人叹为观止!是啊,当我们再也看不到白暨豚,只能透过玻璃看到被圈养的江豚时,遗憾多过伤感,留给我们的是深思。我们能为它们做些什么?唯有呼吁声、倡议声,希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保护环境,关爱江豚,人人有责。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