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动周”是一年一度重要的群众性科普活动,是科普工作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为掀起2014年科技周活动全面学科学的热潮,关山街高度重视,按照区统一要求,围绕科技周活动主题,结合街道特色,充分发挥街道十里文化科普长廊的优势,组织“关山街十里文化科普长廊”一日游活动。为保证活动有序进行,街道周密安排,全面部署,划拨专款,专款用于组织社区开展居民进场馆参观学习活动。经统计,科技周期间,关山街共组织参观科普场馆27场次,参与居民5000多人次,吸引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
一是积极协商,为居民提供免费参观。街道继续发挥十里文化科普长廊在文化科普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同地大博物馆、民大民俗馆、财大钱币馆、白鳍豚水生馆、中科院植物园、华农生物馆联系,争取场馆对科技周活动的支持,提供居民免费学习参观的机会,街道和场馆积极沟通协商,对场馆进行错时安排,从而保证科技周期间,天天有场馆免费开放,居民每天都能走进场馆免费参观。
二是保证经费,为居民提供便利。为了组织好参观活动,街道专门为每个社区安排600元的交通费,为居民参观提供方便。全街27个社区积极组织宣传,安排好车辆,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居民进场馆参观学习。
三是认真组织,保证参观质量。各场馆高度重视,为了使居民在参观中看到学到知识,专门安排志愿者引导,专业讲解员进行讲解,组织专家进行专场科普知识讲座,使居民接收到高水平,多含量的专业的科普教育。5月17日科技周开幕式当天,我街组织辖区三百余名居民走进中南民大民族学博物馆,5月18日,三百余名居民走进武汉植物园,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5月20日当天,组织辖区五百余名居民走进地大博物馆,上万种珍贵的宝石、矿石标本,让居民触摸到大自然的丰富的宝藏资源;上亿年的生物标本,充分体验到地球上的动、植物生命起源与进化,繁衍生息;用声、光、电技术制作的海洋石油钻采平台模型、天然气采气平台模型、湖北大冶铁矿模型等,让居民了解了人类开发地下宝藏的恢弘画卷。5月21日组织百余名居民走进中科院水生研究所--白鳍豚馆,居民们参看着渐离渐远的珍惜白鳍豚标本,无不觉悟生命的可贵,保护自然的紧迫。5月22日当天,组织了五百余名居民走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钱币博物馆,了解从古至今钱币的演变过程。
通过进场馆参观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学科学、长见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