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武汉市蔡甸区科协紧紧抓住创建全省和全国科普示范区的机遇,不断理顺科普工作思路,创新科普工作方式,拓展科普工作渠道,围绕“五种”重点人群,认真开设科普大讲堂,着力向全区广大市民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充分发挥科普示范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
一、利用社会人才资源,建立科技教师队伍
开设科普大讲堂必须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围绕这一目标,区科协紧紧依靠全区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网络健全、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组建一支符合蔡甸实际、具有蔡甸特色、能说会讲、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一是从区委党校、区农广校、区农函大聘用教师;二是从区专家科普服务团中录用教师;三是从各学会、协会具有一定职称的科技人员中选拔教师;四是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中选聘教师;五是从离退休干部、教师和老科技工作者中选用教师。这为科普大讲堂的开设创造了基础条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选用配备科技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区科协注意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普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一方面对在科普宣传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兼职教师大力进行宣传表彰,总结推广他们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把他们纳入全区科素行动表彰奖励范围,近几年,已表彰奖励20人;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科协组织举荐,在这些人员中,已有19人被推荐评为武汉市科普助推都市农业带头人,1人评为武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9人被评为蔡甸区优秀人才,这样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进一步搞好科普宣传和科技教育的积极性。区林业科技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梁文同志2011年评为武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后,把科普大讲堂搬到山边林间,经常举办林果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民学习林果栽培新知识新技术,被全区林业专业大户和果农称为科技致富的引路人。
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大讲堂活动
1、针对未成年人对学习科普知识的期望,把科普大讲堂搬进科技场馆、科普基地,让科技的甘甜滋润中小学生的心田。区科协与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紧密配合,除在中小学开设科技课外,每年都要组织专家、教授和科技辅导员对他们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并充分发挥区科技馆、气象科技馆、大好河山、野战国防园及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作用,请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现场对他们上课,传授科学知识,全区每年有2万多人次参加此类科普活动,使90%以上的未成年人受到了科技传授和科普教育。
2、针对农民朋友对掌握种养殖新技术新信息的渴望,把科普大讲堂搬到田间地头、林间湖边,让科技之光照亮他们脱贫致富之路。区科协与区农业部门及涉农学会协同作战,充分利用区农广校、区农函大和各类科普学校及科普惠农服务站这些平台,把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和发挥本地“田秀才”、土专家结合起来,请他们到科普大讲堂为农民朋友传授最新农业科技知识和发家致富新信息。区农函大兼职教师、高级畜牧师周望姣不坐机关当“鸡官”,近几年来,她和她的团队为养殖户举办各类养殖技术培训班110多期,受众达2万多人次。
3、针对城镇劳动者对了解就业信息和技能知识的盼望,把科普大讲堂搬进工业园区、企业车间,让科技的春风吹拂企业员工的笑脸。区科协与区人社局、区经信局、区总工会、区企业家协会等部门相互协作,充分发挥科普大讲堂的作用,为就业者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对在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近年来区科协邀请省、市大专院校有关专家教授为企业领导和员工作科技知识信息和科技创新教育培训,使一些企业家和职工们了解最新的科技前沿信息和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类似这样的科技培训全区已举办219期(场)次,受益职工达19732人次,使1万余人找到了就业岗位。
4、针对社区居民对学习食品安全生活保健知识的希望,把科普大讲堂搬到街道里弄、文化广场,让科技的雨露化解人们生活的困惑。根据社区居民年龄老化、科学素质低、难以集中组织的实际和他们对希望学习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等科技知识,区科协与各街、乡镇及区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请科技人员、环保志愿者和医务工作者到社区开设科普大讲堂,为他们传授健康保健、科学生活、节约用水、安全用电等知识。区重疾症病人康复协会还把节约用水与保护生态环境知识编排成文艺节目送到社区,使科普宣传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5、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学习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愿望,把科普大讲堂搬进机关、党校、街场乡镇,让蔡甸的领头雁插上科学的翅膀。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区科协等有关部门把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培训纳入全区干部培训计划,请专家教授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近两年,先后请来了中国科协咨询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李赤泉等专家学者在区委常委中心学习小组大会上为全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讲授科学创新方法和科学思想,使大家倍受鼓舞,受益匪浅。
三、坚持讲用结合,不断提升实际效果
1、增强了科技意识,激发了未成年人学科学的热情。科普大讲堂的开设为青少年提供了解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的平台,使青少年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励他们从小立志学好科学知识,练就科学本领,长大报效国家和社会。近两年,全区青少年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知识竞赛有近万人获奖。
2、学到了科技知识,拓宽了农民朋友脱贫致富门路。全区农民通过以科普大讲堂为主要阵地的科技培训,了解了更多的致富新信息,学到了不少实用新技术,不少人由此敲开了科技致富之门。仅近两年来,全区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100多期(场),受益农民达5万多人。这些掌握了科学知识的新型农民发家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00元,比上年增长14%。
3、掌握了职业技能,扩大了城镇职工就业渠道。通过科普大讲堂活动让不少下岗职工通过培训重新找到了自我,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在职员工通过培训,提高了自身科学素质,掌握了更多更新的劳动技能,为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区仅近两年就有1万多人找到工作岗位,为家庭增加了收入,为社会增添了财富。
4、改变了生活方式,促进了社区居民健康文化生活。科普大讲堂进社区让全区28个社区居民从中学到了科学理财、勤俭持家、保护生态、健康养生、优生优育等许多科学知识,改变了过去许多封建落后的旧俗和愚昧无知的习惯,如今,大家更加注重饮食讲营养、健身讲科学、持家讲节约、邻里讲团结,形成了移风易俗健康向上文明生活的新风尚。全区涌现出了1个全市十强最美社区、7个市级文明社区、7个科普示范社区、102户科普示范家庭。
5、提高了领导干部自身科学素质,学会了用科学思想和方法科学决策指导工作。通过科普大讲堂活动的开展,全区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意识,调动了科学创新的激情,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谋划蔡甸发展之路,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幸福新蔡甸献计献策贡献力量,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发展,2013年全区生产总产值达到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口经财政收入65.6亿元,增长16.2%,在湖北省县域经济排名位列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