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助力春耕侧记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疫情面前,成立有院士工作站的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运用系统化思维,坚定公司全体员工共克时艰、渡过难关的决心。截止3月13日,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已加工各类种子52万公斤,其中水稻种子27万公斤,玉米种子25万公斤;新增销售各类种子61万公斤,其中水稻种子33万公斤,玉米种子28万公斤。
保加工 20余名员工火线转岗
机器快速运作,工作人员娴熟操作。走进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的种子加工车间,忙碌有序的景象呈现眼前。车间里,高速运转的自动化机器正将种子一袋袋包装好;仓库里,戴着口罩的员工正将种子有序搬运到推车,再转运到货车上……
“突然高强度的体力活让大家都累得直不起腰,效率虽不如以前,毕竟营销、行政的工种和生产一线的不一样,但大家都能克服。”邵仁学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想千方设百计的做好种子加工、包装等供应工作,不误农时。
点对点运输 让种子直达田间
湖北作为农业大省,由于地理、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农作物主要是以水稻、玉米为主,这些都属于春耕作物,“这几天正是春耕的时候,种子出不去,运不到农民手上,耽误的是农民一年的收成,影响的是湖北省一年的发展。”说到这里,邵仁学的语气有些着急。
为了解决物流问题,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迅速向上面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得到了解决。上级及时建立了春耕备种绿色保障通道,为湖北种企人员和车辆省内省际出行办理绿色通行证,使用点对点的专车进行运输,将农民急需的水稻优质早杂两优287、优质常规稻黄华占、优质玉米汉单77等种子直接供给到村组指定站点,直达田间地头。
解决种植难题 技术员在线教种地
一方面是科研受阻,另一方面是农民遇到难题。不久前,有农民反映疫情导致无法出村,农药、化肥、种子等资源不足,春耕困难。对此,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不忘企业担当,为保春耕,勇担使命,要求科研人员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借助抖音等平台,对农民进行线上授课,在线教大家如何通过改变种植结构解决种植难题,为农民带来科学希望,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