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晚9时10分,神舟七号载着3名航天英雄,在万众瞩目中飞向太空。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也有湖北企业一份功劳。
航天四十二所:密封材料精益求精
位于襄樊的航天四十二所承担飞船逃逸发动机推进剂配方研制、飞船轨道舱及回收舱密封材料和舱外航天服密封材料的研制生产。“神七”舱体所需密封件数量大,规格多。课题组特别设计了“神七”专门工装和模具,所用原材料一一比对,反复试验和改进,产品交付时一次性检验合格率100%。航天员穿上国产舱外航天服出舱活动,是“神七”的最大亮点。该所研究人员遴选上千种材料,克服产品结构特异、尺寸严格、安全性能要求高等难题,成功地研制出航天服橡胶系列产品。
武汉航空仪表公司:“六朝元老”再助“神七”
武汉航空仪表公司生产的攻角传感器,已经是神舟系列飞船上的“六朝元老”。攻角传感器犹如“导航仪”,在火箭发射运行中监控运行轨道,用来测量飞船在各种飞行状态下的瞬时局部攻角,将攻角信号输送给火箭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在紧急状态下引导飞船按预定的轨道返回。今年,该公司对该产品进行了全面复查和增加了动态性试验,确保“神七”发射成功。
武昌造船厂:制造两大地面关键设备
武昌造船厂制造的技术区非标机械设备和技发区燃料加注供气设备,为“神七”提供了重要保障。
非标设备主要包括亚洲最高的升降推拉大门等。这扇70余米高升降推拉大门重达2300吨,门框弯曲度要求是5毫米,武船人通过技术手段在戈壁滩上把弯曲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神一”到“神七”的调试都是这座巨门“把关”,其主要任务是为厂房的密封、调温提供基本环境,为完成火箭、飞船、逃逸塔的总装、测试、垂直运输、临射前的测试提供条件。加注供气系统由加注、供气及测控三部分工程组成。
楚天激光:助宇航员太空漫步
在神舟七号飞船上,楚天激光再次立下汗马功劳:成功应用于壳体焊接和宇航员出舱服的精密焊接,将帮助“神七”宇航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今年年初,楚天激光公司一台大功率激光切割机运抵北京,用于加工“神七”部件。其激光焊接技术还应用于“神七”的壳体焊接和宇航员出舱服的精密焊接。激光焊接加工具有强度高、密闭性好的优点,加工的零部件可以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正常使用。
武汉海创:打造“心脏”和“神经元”
海创公司为飞船及运载火箭提供石英晶体谐振器、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热敏电阻器和压电陶瓷四类元器件。其中,前两种属频率元器件,在电路中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后两种是敏感元件。由于运载火箭及飞船上温度变化大,会引起电路工作状态不稳定,而热敏电阻器则可保护电路稳定工作;压电陶瓷则用在运载火箭及飞船的加速度传感器上,以使火箭在空中飞行时保持状态稳定。
七一一厂:提供通信技术保障
荆州国营第七一一厂为“神七”发射和回收提供优质通信设备,承担飞船发射现场勤务通信和飞船回收过程中的救生通信保障任务。通信设备主要安装在通信指挥车、救援车和直升机上。与以往相比,此次提供的通信设备体积更小、功能更强、操作更简便、安全性也更高。
航宇公司:为航天员撑起“急救伞”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为“神七”研制宇航员座椅束缚装置,这种束缚装置可以将宇航员以正确的姿态良好地约束在座椅上,以保证宇航员能够承受宇宙飞船起飞和返回时产生的强大过载而不受损伤。
该公司还为“神七”提供了双人救生船加单人船组合和抗浸防寒漂浮装具。双人救生船加单人船组合能够保证三名宇航员返回地面应急着水时,可在出舱后将救生船充气,然后登上救生船漂浮在水面进行生存自救。抗浸防寒漂浮装置是水上抗浸防寒、漂浮为一体的多功能个体救生装备。
中地数码公司:为“神七”迅速搜救护航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为神舟飞船提供返回搜救系统。目的是在对神舟飞船返回着陆场周边地理空间信息、气象信息、人文军事信息等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对飞船的返回情况进行三维显示。
当系统捕获飞船返回舱落点位置后,根据飞船返回落点,迅速提供着陆点的地形、地貌信息,并预测航天员返回地面后的安全状况。这样,指挥决策系统就能及时掌握情况,搜救人员就能迅速调整行进方向和路线,尽快到达飞船返回舱着陆点。
湖北省共有10多家军工企业为“神七”生产配套产品。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三江航天集团红峰厂的宇航服温控阀调节装置、食品加热装置,武汉化学工业研究所的返回舱散热冷却工质,荆州菲利华公司的石英玻璃纤维,武汉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的聚四氟乙烯微型管等自主创新设备,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