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新闻

我国首辆登月车诞生

发布日期:2008/4/24 0:00:00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4月23日,中国探月工程的登月“先锋”—“月球漫游者”MR-3月球车,在上海首度揭开面纱。该月球车设计的最快行驶速度可达200米/小时。而实现同样的科学目的,国外的月球车重量是800多公斤,车长约为2.8米。
    探月工程开启了中国深空探测的崭新篇章。月球车,是探月二期工程探测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2013年由着陆器携带抵达月球表面,完成月面巡视勘察和就位探测。月球车的研制成功对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工程将产生深远影响。  
    “金刚之身”:能耐“冰天火海”能挡宇宙射线
    在位于闵行的月面综合环境模拟实验室,MR-3月球车缓缓驶进验收人员的视野,它60厘米高的身材看上去有些不起眼,整辆车也只比超市里的普通手推购物车大一点。
    “别看它外表不起眼,体重也只有120公斤,但瘦小也有瘦小的奥妙。”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说,探月工程对设备的重量要求极其严格,为了不超重,有时甚至要精确到克。
    虽然沪版月球车很“瘦小”,但它的生存本领一点也不差。“这辆月球车在高温中不会被‘热死’,在低温下不会被‘冻死’。”月球车项目组成员高志军博士称,MR-3月球车的材质和设计能经受从-180℃~127℃的考验,还能适应强辐射、高真空、静电尘等月面环境,是真正的“金刚之身”。
    月球昼夜温差高达几百摄氏度,白天是“火海”,夜晚是“冰天”,还要承受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肆虐。“
  爬坡高手”:能越35度陡坡能跨25厘米障碍
    除了有“金刚之身”,MR-3月球车还汇集了部分目前最先进的科技。
    登陆月球后,MR-3月球车将通过遥控和自主两种模式行走,为它指路的是车上的三双“眼睛”,它们分别长在车的桅杆和前后两端。每双“眼睛”其实是两台照相机,能观察月球上的地形,再由地球上的科研人员或月球车自己,判断该走哪条路。
    月球上有很多山,地面“磕磕绊绊”。但昨日在展示现场,MR-3轻松越过用火山灰堆成的一个个陡坡,而这些火山灰和月球土壤非常相似。
    “MR-3是‘爬坡高手’,它能爬过35度的陡坡,遇到比35度更陡的坡,它还会自动避让。”高志军博士说,“此外,MR-3还是‘跨栏高手’,它能跨越最高25厘米的障碍,平均每秒能移动5厘米,在月球上行走会很灵活。”由于引力作用,人和物体到月球上后,其重量将只有地球上的1/6,显得非常“轻飘飘”。为了防止月球车在月球上飘忽不定,科研人员用钢丝吊住月球车进行模拟,实验证明,MR-3虽然身轻如燕,但依然步履踏实。 
    “昼出夜伏”:白天捡石头夜晚休眠保温抗寒
    孤身在月球上行走,MR-3月球车能生存多久?在昨日的验收会上,中科院院士叶叔华认为,在月球生存的难度不亚于登上月球,“因为月球的夜晚温度低、时间长,可谓‘长夜难熬’。作为应对,沪版月球车专门设计了月夜休眠状态。”当月球寒冷的夜晚降临,MR-3月球车会自动关闭散热面,以“保温取暖”。
    MR-3月球车在月球上要观测月面情况,要采集标本分析。为此,科研人员给它安装了灵巧的机械臂,可以捡土壤、石头,还能打个小洞取样。” 
                                                    (来源:新华网)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