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新闻

武汉光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迅速发展

发布日期:2008/3/22 0:00:00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正在东湖之畔的青山绿水间崛起。

                                      富士康带来广阔市场
  2007年4月,富士康武汉科技工业园在光谷培下第一方土。承接产业转移,东湖高新区走出关键一步棋。
  为让富士康尽快入驻,高新区马不停蹄:5000亩产业用地报批,2200多亩土地平整,铁路专用线量身打造、建设全互通高速立交。不到一年,为富士康配套的17个项目中,已有16项基本收尾。  
  富士康带来了什么呢?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传铁介绍,“信息光电子与能量光电子是光谷的金字招牌,而从富士康的流水线上走下的电脑、数码相机等,则直接走向千家万户。”
  富士康带来的,是一个容量无限的消费市场。
  首期投资10亿美元;吸纳20万人就业;产业园建成后年产值将达1000亿元以上。不仅如此,它的辐射效应也不可低估。去年11月,在富士康武汉科技园暨中国光谷推介会上,来自欧美、日韩、台湾及内地富士康配套供应商就达163家。
  承接转移,东湖之滨书写篇篇华章。EDS、IBM、微软等一批软件外包企业来了,招商银行后台服务中心来了,传神武汉多语言信息处理中心来了……
                                 
“草根”的梦想在这里孵化
  去年12月7日,武汉凡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在它飞涨109%的当天,凡谷电子诞生了52位百万富翁。
  今年2月,6家上市、融资企业,共拿到高新区给予的552万元巨额奖励。其中,三特索道、凡谷电子两公司各得200万元。
  有谁知道,凡谷电子曾走过怎样的道路呢?
  1989年,凡谷电子以3万元在卓刀泉一间仅百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艰难起步。一株小草根植光谷十余春秋,终于成为今天的参天大树。
  整齐光鲜的光谷创业街,国家留学生创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创意产业基地、国家高科技农业创业中心等各类孵化器,光谷建立起适宜各类创业需求的孵化体系。
  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光电子产品测试平台、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少刚入驻的企业惊喜地发现,不需要再投资建实验室了。光谷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各类技术前沿的实验平台。
                                
站在光电子技术的制高点上
  光谷,牢牢掌控着光电子技术的制高点。
  长飞光纤光缆拥有3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整体竞争实力已居世界第二;烽火科技研发世界上第一个商用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与朗讯、阿尔卡特、北电网络等跨国公司比肩;光谷激光近年开发的32项自主知识产权专用设备与技术,创造中国激光产业的18项“第一”;华工科技推出的高速全息定位烫,是10年来我国防伪行业在国际上获得的唯一大奖;楚天激光获批专利150多项,是我国拥有专利数量最多的激光企业……
  国内市场上,产自光谷的光纤光缆占到一半,光电器件占60%,激光产品也一直保持着50%占有率。
  去年11月,记者曾在高科集团观看逼真的高清视盘机NVD演示,只见小动物毛发丝丝可鉴,株株小草上露珠清晰晶亮。
  因核心技术封锁,我国企业每生产一台DVD机,得向国外缴纳10美元专利费。这种比DVD更清晰、存储量更大的视盘机,是否会重蹈覆辙?
  绝不。NVD采用与国外东芝、索尼等公司“蓝光”标准完全不同的“红光”技术,经4年磨砺,以“红光”为核心的高清视盘机和光盘已完全能抗衡“蓝光”。
  中博会、光博会在汉举行之际,红光高清视盘机也将正式上市。可喜的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已着手制定“红光”标准。一旦光谷能最终缔造我国高密度光盘标准,NVD产业不仅可绕开国外技术封锁,更可期待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芯”项目引发的产业裂变
  今年3月7日,一架大型国际货运包机降落在天河机场。包机运来了中芯国际武汉芯片厂的大型扫描光刻机。
  此时,武汉新芯12英寸芯片项目一期工程离正式投片已指日可待。
  与其他项目相比,中芯国际的“出身”有些不一般:它是由湖北省、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联手投资100亿元建设,而委托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经营管理。
  光谷,迎来建国以来湖北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制造项目。12英寸存储芯片是计算机、数码相机、MP4、数字家电、手机等的核心部件。在中芯国际的厂房里,当今世界一流水平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将走出一批批高附加值产品。
  刘传铁说:“光电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微电子技术作支撑。当两个产业交叉融合、相互配套时,光谷将形成微电子与光电子比翼双飞的共赢局面。”“芯”项目的周围,约有150家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供应、化学品供应厂商企业为其配套。台湾旺宏、华瑞,美国Rock、日本东京电子、法国法液空等均已入驻园区,还有几十家业内企业正深入洽谈。
  一个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在光谷迅速裂变。
                                                       (来源: 湖北日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