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活动动态

老有所为 坚守一方书桌助战疫

发布日期:2020/11/20 18:54:09      来源:本站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市科协网讯(记者 张宇驰 摄影 任文)一方书桌垒满厚厚的记录本,一部老旧电话送去宽心的解答……近日,武汉市2019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一批”先进典型暨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名单公布,由市科协推荐的武汉同济医学院78岁退休教授孙学东获此荣誉。
    疫情期间,市科协积极动员组织区科协、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等社会各方力量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投入到疫情防控主战场,其中以孙学东为代表的科技志愿者运用专业知识,帮助数百个家庭走出疫情带来的心理困扰,引导网友科学抗疫,取得良好社会评价。
    11月18日,记者来到武汉市科协科技志愿者、心理疏导志愿者孙学东的工作室,采访了这位老有所为,为数百位家庭带来光明的心灵导师。


 

为民解忧 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


    “这样关键的时刻我一定要尽一份责任,才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得知疫情来势汹汹,听闻一批一批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看着无数年轻同仁忘我奋战在一线,孙学东作为一名具有40余年医疗经验的退休医务工作者在家根本坐不住,他多想和无数位医护人员一同奋战,但也明白自己年事已高,不能为社区和社会增添负担。
    既要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又要切实为抗疫做出贡献,经过反复思考,孙学东提笔写下一封请战申请书,向有关部门申请开通一条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并于2月2日郑重而正式地提交给了所在的硚口宝丰街同济社区。在等待回应的同时,他不仅一面忙于与相关单位沟通细节,更积极组建着专业心理咨询团队,很快他拿出了系统细致的执行方案,并联系了7位专家组成战疫心理咨询团队。
    疫情面前,科协必须做科普,必须有作为,孙学东的申请得到了市科协的迅速回应,市科协也予以了全力支持,市科协科普部四处沟通联系,在2月8日终于得到了抗疫指挥部的默许。为响应居家隔离号召,热线无法使用咨询中心的公用电话,孙学东便将自家电话号码当作心理咨询热线通过武汉科技报、长江日报等媒体公布了出去,开始了一段每天早8点到晚8点,12个小时接听热线,为大家解答心理困惑的抗疫生活。
    “孙老师的激情与活力常常让人感动。疫情期间他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抗疫,为有心理援助需求的市民提供心理学、医学知识的帮助与指导,值得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学习。”《武汉科协人的“战疫”日记》中写道。


 

力所能及 纾解来电者烦闷


    “当时的电话主要是围绕着患病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焦虑等几个方面展开,其中有年长76老者,也有16岁青少年,高峰时一天要接10多个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甚至深夜也会接到,怕影响到家人休息我就把电话搬到角落里,守着那一方书桌。”采访时,孙学东回忆起那段在家接听热线的时光,“刚开始大多数人情绪会比较激动,电话一接通就泣不成声,我会先安抚他的情绪,再用专业知识予以疏导。”
    在这数百位来电者中,一位40岁左右的在汉务工人员尤为令孙学东印象深刻,疫情期间她一共拨打了四次热线,孙学东每次都一点一点开导她,直至她走出阴霾。
    孙学东回忆,热线开通不久一名妇女就哭着拨通了电话,情绪激动地表示,自己是外地的汉务工者,原本打算年后就留在老家发展,租的房子都已经退租了,离汉当天却碰到封城,滞留在武汉,觉得自己很倒霉,虽说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临时租了一个仅20㎡的房子,但面对疫情的恐慌和离开家人的焦虑让她夜不能寐。孙学东耐心疏导着来电者的烦闷情绪,并教她如何克服多疫情的恐惧心理,他说,“想想那些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他们没有放弃生活,得到救治,你眼前这些小困难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可以一起克服。”于是在一次次的沟通中,孙学东教会了她如何正确防疫,如何联系社区解决生活难题,以及如何辨别疫情信息的真伪,不给自己制造更多的负面情绪。
    在孙学东的帮助下,这位滞留武汉的来电者顺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她在最后一次通话中激动地向孙学东表示感谢。

 

 

不添负担 独自照顾老年痴呆的老伴


    不光要接听电话,解答来电者的困惑,还要做详细的工作记录,在孙学东的书桌上已经推起4、5本关于疫情的手写工作记录,78岁的高龄却要处理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且应对得井井有条,不免令人心生感叹。但疫情期间他要面对的困难,却远不仅于此。
    孙学东告诉记者,自己有两个孩子,都是医务工作者,疫情期间全都奔赴在抗疫前线,家中只有自己和患有严重老年痴呆老伴一起生活,平时会请护工帮忙照顾,但由于疫情原因,护工也需要居家隔离,只得自己来照顾夫人的衣食起居,“有时电话来了我正照顾夫人,难免手忙脚乱,但只要耐心和对方先沟通清楚,大家也愿意等一等,挺好的。”老人从不抱怨,笑着谈及疫情期间需要面临的诸多不便。

 


    记者了解到,孙学东在两年前曾突发脑梗,虽经过抢救回了生命,该病却已压迫到视觉神经,造成视力残疾,且因为年纪大了他的心脏出了一些小问题,目前需依靠起搏器维持正常跳动,但在接受采访时,这位年近80的老人依旧笑呵呵。“疫情凶猛,大家多多少少有些心理方面的困扰亟待倾诉,只有将这些问题疏导开,他们才能拨开云雾,看见生活的希望,我自己身体目前还算过得去,就想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社会。”孙学东说。
    “心理咨询志愿者我会一直做下去,充分发挥老科技志愿者专业优势,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回报党和国家对我的栽培。”据了解,怀着感恩国家、回报社会的心情,孙学东退休后在社区做志愿者近20年,是同济社区老年志愿者队队长,2010年孙学东自发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接待市民及省内外来访者数已万计,曾获曾获巿民政局、市志愿者协会、市老科协先进集体称号。而孙学东曾获得华中科技大学老教授协会“老有所为杰出贡献奖”“湖北70年优秀科普工作者奖”等表彰。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