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这是我国5G+工业互联网领域首次国家级大会。
国家部委及省市领导,中国工程院等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的院士专家参加这一盛会,围绕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行业应用与融合创新等热点问题进行主题演讲,开展高峰对话。
“湖北是工业、信息通信大省,有产业基础,大会落户武汉意义非凡。”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业务资源处处长林啸表示,对于中国制造来说,“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赋能新型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是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智慧社区的“千里眼”、能自动送药的5G机器人……展会上,一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黑科技”在6000平方米的成果展上亮相,全方面展示5G+工业互联网的最新行业应用。此外,大会还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数十家人工智能领域新锐团队参与角逐;搭建产业对接大平台,签约项目、发布成果,为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等提供借鉴。(详见2版)
院士谈5G应用》》》
周济:智能工厂将实现加工质量升级
在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认为,智能制造为5G+工业互联网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和市场。“智能制造和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两个主要的方面。”他表示,工业互联网作为一项赋能技术,20%的市场在消费端,80%的市场要在产业端,智能制造和数字中国是5G应用蓝海。
他强调,未来的智能工厂将利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实现加工质量升级,工艺优化,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工厂。
邬贺铨:新一代信息技术两秒识别新冠肺炎
“以前做一次胸部CT,形成数百张影像照片,即使每张只看3秒,医生至少也要10分钟才能看完,而借助5G和人工智能可实现两秒内识别新冠肺炎。”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疫情期间,异地协同工作增加,而5G可以真正让“天涯共此时”,低延时让多地协同在线进行复杂工作成为可能。
他强调,5G凭借着大带宽、高可靠、低时延、广连接等特性,促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无缝融合,能帮助数据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