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是近年来十分突出的社会民生问题。在昨日于江城开讲的第五届中国改革论坛上,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民生问题解决,成为300多位与会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关注的热门话题。
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苗圩等出席了昨日的论坛并讲话。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在发言中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职能逐渐转变。但随着人民群众教育、医疗、社保和就业等公共服务需求迅速增长,服务型政府建设任重道远。目前,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政性垄断供给抑制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最大达到6:1,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状况急待改善。
高尚全说,西部地区人均财力相当于东部的48.3%,现行公共财政体制扩大了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行政性垄断组织凭借抽象的“公众利益”争取特权与市场收益,高额利润没有回馈社会,职工平均工资却是其他行业的2-3倍;服务质量提高不多,但价格与收入却与国际水平“选择性”接轨。原国家药监局少数官员的腐败,导致每年有大量药品通过批文以新药名义提价上市。公共服务领域的腐败,浪费了公共资源,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政府的“缺位”与“越位”,其实是体制转轨中“政府失灵”的表现。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彭森认为,经济领域反复发生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干部素质低,而要从深层次体制方面探求原因。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以经济学眼光审视政府行为,他认为,政府实质上是一个提供特殊公共服务与产品的行业,政府筹钱花钱的一收一支活动,就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公共财政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应该将公共财政运行规则融入政府转轨过程。
今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同时将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和收入分配等列为社会建设的六大民生任务。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燕继荣建议,服务型政府不是时髦口号,要像经营企业那样经营政府,由社会组织替代政府部分功能,将社会组织的壮大发展纳入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
高尚全说,社会民生问题只有在整个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后,才能逐步解决。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
(来源:长江网)
第五届中国改革论坛在汉开讲
发布日期:2007/11/27 0:00:00 来源: 作者:admin
- 上一篇:美国驻汉总领馆明春开馆
- 下一篇:武鼓建成国内最大脱硫鼓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