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市科技局等承办的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发布会召开。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盛继亮等出席活动。
现场,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华为联合发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
据悉,目前武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100亿元,中心将打造公共算力服务、应用创新孵化、产业聚合发展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四个平台”。
重点打造四个平台》》》
公共算力服务平台
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资源开放给武汉市软件开发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解决其算力需求问题。
应用创新孵化平台
结合武汉特点,编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项目机会清单,牵引科技创新成果做商用转化,形成重大产品创新和示范应用。
产业聚合发展平台
依托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配套园区,进行企业交流、初创孵化、技术赋能等活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结合武汉人才密集优势,基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资源,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等重点工作,培养一批关键人才。
现场声音》》》
引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方向
数字产业链完整是武汉优势
发布会现场,丁烈云发表了以“智能技术重塑建筑未来”为主题的演讲。
他表示,武汉最大优势是人工智能在数字产业链上具有完整布局,链条上每一环实力都很强。从研究开发一直到产业化,在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未来发展势头会更好。
他说,现阶段人工智能有智商无情商,今后将基于脑科学和心理学,发展一种脑启发式的算法,迈向高级人工智能。
抓住产业变革主动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表示,在武汉建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必将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程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进一步引领未来武汉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方向性和导向性。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她认为,未来必须通过人工智能抓住产业变革的先机和主动权。
打造成全球重振经济风向标
华为高级副总裁邓泰华表示将助力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武汉打造成全球疫后重振经济风向标。
他说,未来将重点打造“一中心四平台”,即以一个统一的集约化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主体,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平台,行业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以及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以此实现“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打通,形成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汇聚。
迎来新旧动能转换良机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则表示,人工智能未来的应用场景将贯穿千行百业,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44万亿美元,未来5年内年均增长将超过30%,“通过人工智能试验区以及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武汉将迎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良机,我们未来将继续加大在武汉人工智能产业上的投入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