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武汉市科协指导,武汉科技报主办的《纪教授说医》专栏百期座谈会在武汉科技报社会议室举行。
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武汉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菊芬,武汉科技报社长、总编辑陈海涛,以及来自医疗、科普、新闻传播等领域的专家参加座谈。
2018年,本报携手纪光伟在本报开设专栏《纪教授说医》,坚持从专家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市民普及健康知识。现已发表科普文章100期。针对此,专家们围绕“互联网+”时代如何运用融合思维,整合资源,打造健康科普品牌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陈海涛感谢各位领导及专家学者的出席,并向各位科技工作者、科普达人表达了敬意。
李菊芬表示,科普离不开责任和情怀,希望各位专家不忘初心,与武汉科技报共同打造出更大的健康科普平台。
张若光为《纪教授说医》专栏发表满百期送上祝贺,并表示这是一次有情怀、有内容、有实际意义的座谈会,希望武汉科技报构建出更大融媒体平台,让科普专栏行文更活泼,做出年轻人喜欢的科普。
专家观点》》》
纪光伟:坚持做一辈子科普
全国知名科普作家、武钢第二职工医院外科主任医师纪光伟表示要坚持做百姓看得懂的科普,在维护生命尊严、提高生命质量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王欣:科普创作离不开情怀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中国科普作家王欣表示科普创作不仅需要积累大量专业知识、锻炼自身写作文笔,更离不开对科普创作的热情与情怀。
周宏:科普应结合多种形式
武汉亚心医院外科教授周宏认为科普是老百姓迫切需要的东西,科学普及应结合多种传播形式,在社会上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汪前军:做有公信力的科普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汪前军认为在自媒体时代伪科学大行其道,传统媒体应该抓住机遇,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做有公信力的权威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