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武汉市科协始终把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作为第一抓手,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武汉涌现出以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为代表的一批基层力量,谱写了科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从今天开始,武汉科技报开设回眸十三五专栏,围绕“党建引领、院士高端决策咨询、学术交流、科普工作和企事业亮点、武汉战‘疫’”等主线,采访报道在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知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企业创新团队,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普带头人的典型事迹。
市科协网讯(记者 陈映琦 通讯员 陈长丽)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是我国以亚热带、暖温带植物为主的经典景区。不久前,该单位荣获由武汉市科协、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授予的“十佳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促进科普资源优化升级
没有叶子的怪树——光棍树,会“流血”的树——龙血树……这是科普书籍《啊哈!这么有趣的植物》的目录,该书由武汉植物园张凡、李俊皞等四位科普专家撰写。日前,科普书籍《啊哈!这么有趣的植物》成功入选2020年度武汉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科普工作项目中科普研究类(科普原创作品)。“以漫画插画的形式,将40种植物的特殊习性用趣味性的语言表述,让更多的孩子为植物而驻足。”张凡说。
武汉植物园从2003年至今已创作467篇科普文章,已出版科普书籍《多彩植物,趣味生活》《童眼看自然》,创作完成武汉植物园特色植物系列科普手册之《春时百花》《兰花镜像科普手册》等科普手册近10本……
打造精品课程受市民追捧
依托各类植物资源、景观特色,以及丰富生态环境资源和坚实的科研基础,武汉植物园形成集“研学旅行+自然课堂+植物专题营+科普进学校/社区”为一体“儿童+青少年+普通市民”综合科普教育活动体系。
“自然教育追求的是体验式教育。”有着“花博士”之称的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高级园艺师李俊皞,自2012年武汉植物园自然课堂开课以来,课堂上,她带孩子到植物园实地观察,春观花来秋收果,动手解剖探究;还开展有绘本式教育“童年与自然为伴”,有植物科普式探究教育“春的韵律”“夏的盛典”等四季系列等活动。
自2012年成立至今,武汉植物园开展了《小猕猴找猕猴桃》《入侵植物知多少》《奇妙藻类世界》等不同主题的活动。已成功举办近250期,累计近20000家庭参与。
特色展览让教育与效果并重
“除了线上线下自然教育课程,还组织大型特色展览活动。”武汉植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5月31日,以“品鄂风华-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为主题的LIAN博物绘画巡展2020湖北特展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正式启动,这是武汉植物园2020年首场大型主题科普展览。
2020年武汉植物园还举办了“本草有道”特色防疫药用植物展及系列科普活动,还组织策划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活动。
“这里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研究基地。”武汉植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是要继续讲好植物故事,上好自然课堂,传播好植物科学知识,为提升武汉市全民科学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