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军团”被大批“裁军”,只有不到17%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国家优惠政策。
武汉市科技局昨日透露,依据国家新认定标准,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从2552家缩水为433家,减少83.03%。
新认定的企业将享受所得税由33%减至15%的优惠。相比此前“头两年免税、第三年减半”的老政策,优惠也明显收紧。
2008年起,我国改变此前的宽松高新企业认定标准,从制造型企业为主转变为研发型为主、由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转变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且需达到量化标准71分以上。“门槛”高了,但队伍更真了。有关方面称,新标准将推动大批高新技术产品贴牌加工企业,走上自主研发道路。
在武汉,新认定的“高新精英”中,42%来自东湖高新区以外,提高了19.9个百分点。这些企业不仅每一家拥有1个以上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最近3年各自都有不少于1项的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实力和规模均为全国前列。
据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非终身制,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三年后若未能转化,将被摘帽。
链接
高新企业新门槛
核心自主知识产权(30分),企业拥有的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分),最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
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20分),制定建立项目立项、研发核算体系及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等。
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20分),企业经营绩效的总资产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