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新闻

日本建筑无惧强震无奈海啸

发布日期:2011/3/31 8:54:54      来源:武汉科技报 责编 胡维娜 潘菁伶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据日本警察厅17日宣布,截至当天16时,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5429人死亡,9594人失踪。”
    据我了解,日本建筑在隔震、减震方面几乎可以说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的民居大部分是木结构,抗震性能较好,能大大减少民众的伤亡,但忽略了海啸的巨大危害。
    高楼多用钢结构 抗地震性能最好
    周福霖介绍,抗震性能最好的钢结构在日本新建的建筑中广泛采用。
    “钢结构建筑的好处是建造的速度快,因为可以吊装;美中不足的是造价贵,平均比钢筋混凝土结构要贵出30%到50%。”周福霖谈到,战后日本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建造高楼用钢结构最省时。另一方面,日本的劳动力报酬较高,也就是俗话说的“人工贵”,可以吊装的钢结构能节约人手。
    因此,除了老民居外,日本后来新建的高楼多采用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但他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的比例比较大。”周福霖说,目前国内一些大城市的新建高楼也逐步开始采用钢结构。记者了解到,广州新电视塔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外筒均采用了钢结构。
    4000-5000栋楼房采用了隔震、减震技术
    周福霖及其团队一直以来钻研的“结构隔震减震技术”早已投入应用,事实证明可谓“有效又不贵”。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该技术经过台湾海峡7.3级地震和云南武定6.5级地震的考验,相比传统抗震房屋的激烈晃动、屋内人站立不稳、悬挂物摇摆,采用这一新技术的抗震房屋中人们则几乎没有震感。
    周福霖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世界最好的隔震技术,可使建筑物安全性最多可提高十几倍,震感减少90%以上。”只需增加5%~10%左右的建筑造价,就可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4-6倍。
    “在建筑隔震、减震方面,日本是做得最好的。”周福霖介绍,据他了解,目前日本有4000~5000栋楼房采用了隔震、减震技术,最高可应用在50层的高楼上。“且日本近年来新建的、60米以上的房屋基本都采用了隔震、减震技术。”
    地震中很多房屋是被海啸吞没的
    既然日本是全世界建筑防震做得最好的国家,是否意味着日本的建筑可以在大地震中屹立不倒呢?答案是否定的。据了解,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震级为里氏7.3级,当时已经重创日本。当年,日本颁布了建筑防震标准《建筑基准法》,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
    而此次日本东北地区大地震的震级——里氏9.0已经明显超过了日本建筑的抗震设防。据报道,日本气象厅称,此次地震的能量释放大约相当于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时的1000倍之多。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日本气象部门将震级调整为里氏9.0级,成为世界观测史上最高级别。周福霖表示,即使建筑防震水平高如日本,在这样强烈的地震面前也无法做到房屋不倒塌。
    但周福霖观察到,此次地震中很多房屋并非被震垮,而是被海啸吞没。他谈到,加强建筑防震只是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