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9点20分,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所产首颗卫星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下线,为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在湖北省人民政府、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武汉市人民政府、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主办,新洲区人民政府、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筑梦中国星谷,扬帆航天时代”武汉卫星产业园主题活动隆重举行。
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忠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乐成,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石泉,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张曙,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盛继亮,新洲区委书记赵利洪,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蔡金莲等150余位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
活动伊始,王忠林、刘石泉、李乐成、程用文等7位嘉宾共同见证由航天科工集团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第一颗卫星下线。
主题论坛上,武汉市新洲区区委书记赵利洪、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东明分别围绕航天产业基地建设情况、卫星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等作主题汇报。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党委书记马杰,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石泉先后致辞。
“点亮中国星谷,服务航天强国。”程用文表示,从汉产火箭上天,到汉产卫星下线,面向十四五,武汉将着力把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打造“三个一流”,即:勇担使命,共同打造一流航天产业基地;融合创新,共同打造一流航天产业生态;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一流央地合作典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作题为《天基遥感实时智能监视系统及关键技术》主题报告。
他强调,一是发展航空航天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经之路,航空航天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更是湖北谱写新篇的浓墨重笔,抓住航空航天发展的重大机遇就能迎来未来发展的制胜先机;二是湖北具备打造航空航天产业新高地的显著优势,创新资源富集、产业实力雄厚、区位交通优越,是中国最具发展优势和潜力的省份之一,在鄂发展大有空间、大有前途、大有可为;三是湖北将提供一流营商环境、一流产业生态、一流金融支持,为企业发展添薪助力,共同谱写航空航天发展新篇章。
据悉,目前来自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北京吾天科技有限公司等集团内外10家单位首批签约入驻武汉卫星产业园,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也获得批复挂牌。
后续,航天科工集团将依托武汉卫星产业园, 以卫星智能生产线为核心,不断吸引卫星产业配套上下游企业产业生态聚集,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柔性智能、云制造的新型研制生产模式,打造新型空间产业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