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记者 张宇驰)5月28日,在第5个“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由江汉区科协联合市科协企事业部主办,武汉科技报承办的“众心向党,科技先行”江汉区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顺利举行,为团结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搭建交流平台、创新形式,本次活动与江汉科普智慧行相结合,在美丽的木兰湖畔拉开帷幕。
江汉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杨艳,区科协副主席梅智云,区科协三级调研员徐子聪以及区各素质成员单位、街道(开发区)科协、企事业科协的科技工作者、科普员等60余位代表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江汉区科协副主席梅智云主持。
在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上,杨艳致辞表示,“十三五”时期,各素质成员单位、街道(开发区)科协、企事业科协组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科协的具体指导下,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普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的各项任务。
面对“十四五”规划科协的主要工作,她说:一是找准新时代科普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以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二是做好今年重点工作,奋力实现“十四五”科普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要做出科普特色,融通贯通,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徐子聪具体介绍了区科协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安排:一是深入开展“建党百年、科普百分百”系列主题科普活动;二是持续开展“科学家江汉社区行”活动;三是举办“庆祝建党百周年”江汉区科普短视频大赛;四是做好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五是加大科普典型宣传力度;六是开展“科普智慧行”活动;七是加强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八是探索江汉区科普惠民“益+医”联盟建设等。
随后,参会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江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白森文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开发区人才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此园区将着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优化服务,加强人才保障,助推科技企业发展。
万松街机场社区书记沈玲莉介绍,社区一直以来都以“七彩家园服务品牌”为依托,不断探索和深化社区科普工作新途径,提高居民科学文化水平,努力构建“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文明、和谐、幸福新型社区。
协和红十字会医院科教科科长胡彩英表示,医院很重视健康科普,在新的发展瓶颈和挑战关头,医院领导审时度势,成立了健康科普百人讲师团,并把推进健康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和进企事业单位作为抓手,大力推进了各项科学普及活动。
大学生科普快乐驿站团队秘书王秀琴介绍,团队目前着力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中医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专家科普中医药知识为主,西医以武汉协和医院杨盛力教授主导的“肿瘤年轻化”的主题科普为主。
会议最后开展了江汉区科技工作者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经典诵读”大赛,主办方给大家发放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参赛选手用激昂澎湃的声音演绎书中经典片段,把对党和祖国的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科技工作者代表们对祖国的赞美,对党的拥护,声声讴歌是对建党100周年最衷心的礼赞,选手们感情充沛的诵读表演不时引发全场共鸣,掌声热烈。
下午,大家来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研学,跟随科普讲师步伐,认识原本分散于民间且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明清古建筑,了解保护古建筑的“应急”复建手段。
在镇园之宝之称的“半部世家”宅邸里,大家从前厅行至厢房(书房)后堂,依次参观了完整保留下来的精巧镂空雕花门楼、格扇屏风;宅邸天井周边设有垂花柱,垂花柱头雕有狮象、麒麟,垂花柱底雕有花篮和灯笼,柱间雕有神话、戏剧故事,画面清晰生动,耐人寻味。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本次活动旨进一步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全民科学素质发展贡献科协力量,以更昂扬的面貌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