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17日上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一百多位中国“两院”院士在内的逾万名来自全国各地、各学科领域第一线科技工作者,参加这一中国科技界的年度“盛宴”,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专题论坛等活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开幕式上颁发了周光召基金会农业科学奖及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和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张佳宝等七位来自农业科技一线的科技人员、与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的四位青年科学家获此殊荣。并对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开幕式结束后,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桥梁专家凤懋润,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作了大会特邀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先生等海内外著名科学家出席开幕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河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郭庚茂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匈牙利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主席戈萨•冈多斯致贺词。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主持。
中国科协年会前身为始于1999年的学术年会,是中国科技界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年度盛会,已发展成为实现科学家与公众、科学家与政府及企业以及科学家之间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平台。
据悉,本次科协年会共有学术交流活动38场、专题论坛10个、科普活动12场。为突出学科交叉的目标,本届年会将原有的“综合交叉”定位改为“学科交叉”,并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一些跨学科、跨行业的专题分会场。例如,为广大媒体开办的科技期刊以及沟通机制研讨会、为连接科技发展与企业创新而举行的企业竞争力学术报告会,以及旨在探讨社会民生话题的科学技术人文思考研讨会等。这一系列活动通过科技这条主线,将科技工作者与公众、政府以及企业串联起来,使科技发展成果能够惠及更多普通老百姓。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还首次增设“女科学家高层论坛”,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的成长与发展。
同时,针对中国今年遭受“5•12”汶川八级特大地震巨大自然灾害,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大会报告中增加减灾方面内容,并专门设置2008防灾减灾论坛、举办科技工作者抗灾救灾摄影展等。为将奥运会举办过程中所展现的科技成果作为科研资源利用起来,本次年会还特别开设了奥运工程与土木工程论坛,就时下热议的奥运场馆科技元素以及新兴技术等话题展开讨论。
(本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