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新闻

“车谷科创33条”有这些“硬核”亮点!

发布日期:2021/7/8 10:09:29      来源:网络综合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7月7日,在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中国车谷专场上,武汉经开区重磅发布了《关于促进创新创业创造发展助力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33条措施》(以下简称“车谷科创33条”)。“车谷科创33条”将从壮大创新主体、提升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等方面全面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支持创新企业梯队培育
      在创新企业梯队培育体系方面,新政更加完善,门槛更低、力度更大。“车谷科创33条”将高新技术企业的区级配套提高到30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50%,市外迁入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发展,区级配套60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0%。新落户经开区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给予最高6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支持和200平方米的房租补贴。
填补对科创型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空白
      “车谷科创33条”将支持范围扩展到中小微企业和服务机构,填补了该区对科创型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空白,且支持力度达到全市及全国同类开发区最优,尤其对“卡脖子”“揭榜挂帅”等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的科研配套比例达到150%,单个项目支持金额可达4500万元,比部分沿海开发区高出一倍以上,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最高的。
支持企业研发机构不断提档升级
      “车谷科创33条”大力支持企业研发机构不断提档升级,鼓励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平台全覆盖。据介绍,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最高分别奖励500万元、200万元;龙头骨干企业研发机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4类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金额可达1亿元以上;院士专家项目,落地支持可达5000万元。
创新改革人才评价机制
      为鼓励企业加强科技人才的培育力度,“车谷科创33条”创新改革人才评价机制,让企业来认定研发骨干人才,每人每年最高可获得20万元奖励。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坚持不断集聚创新要素,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推动汽车及家电、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培育了独角兽企业亿咖通,迅速成长的“瞪羚企业”3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331家,拥有53家省级及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高新产值突破2000亿元,成为武汉人才集聚的高地、科技创新的高地、成果转化的高地。下一步,武汉经开区将全面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产业自立自强,以创新引领车谷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