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活动动态

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科普大讲堂第六讲开讲

发布日期:2021/10/14 11:50:41      来源:本站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增长了解豆类蔬菜知识,为大健康添彩!



    市科协网讯(记者 万洋 见习记者 陈洁璐)为增强大众对农作物的了解,让豆类蔬菜为大健康添彩,推动武汉农业科普事业发展。10月13日下午,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主办,武汉农学会、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承办,武汉科技报协办的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大讲堂第六讲“豆类蔬菜,为大健康添彩”在市农科院武湖北部园区开讲,邀请生命科学类专家学者,现场讲解豆类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其保护与创新、豆类生产技术、豆类加工等知识,并与到场嘉宾进行交流、讨论。

    本场活动由江汉大学/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禅友二级教授,江汉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红波副教授,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系副主任潘磊副教授等三位专家做专题授课,武汉市农学会秘书长熊恒多主持。




    现场,三位授课人从豆类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其功能挖掘、新品种研发和生产、产品深加工等三方面挖掘了豆类蔬菜在大健康等方面的价值。陈禅友以《豆类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利用前景》为主题就豆类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发掘豆类食用、生态、营养等价值,社会经济利用前景作了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报告。
    王红波以《豆类加工产品营养特性与开发进展》为主题,立足豆类营养物质提取利用与开发,为到场听众启发了相关发展思路。

    潘磊以《豆类种子真假的判别技术》为话题,用识别“真假美猴王”这一经典故事为引子,生动形象地讲解了良种劣种的区分之难。以及如何分辨种质优劣,对规范种子市场和科学采购种子有所裨益。三人还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听众在豆类方面的困惑,专家们金句频出,观众掌声阵阵,现场气氛热烈。




    武汉市农科院作物所所长陈鸿在总结发言中对三位专家的精彩讲解表示感谢。他表示,专家们的报告干货满满,为听众启发了对豆类蔬菜的新看法,希望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不断发挥院士引领作用,形成行业标杆和旗帜,用好院士和专家资源,把科普和学术有机结合,实现人才优势与行业发展的完美统一。




专家观点


陈禅友:“食豆大国”更要让老百姓了解豆类蔬菜




    陈禅友指出,豆类在我国有广泛的种植基础,我国是世界上豆类鲜食第一大国,豆类蔬菜品种资源也极其丰富,且分布广泛,功能多样,用途各异,非常必要,充分挖掘豆类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及良好利用前景,尤其要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和永续利用,让优质豆类蔬菜走进千家万户。


王红波:充分利用豆类营养物质,挖掘豆类蔬菜衍生价值




    豆类蔬菜加工类型多,应用范围广,豆类蔬菜营养物质丰富,传统豆制品历史悠久,在营养保健功能挖掘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下一步,要对豆类进行综合利用,深度加工,提取利用营养物质,挖掘豆类蔬菜的加工衍生品,为豆类加工制品赋值增质。


潘磊:种子质量至关重要,分辨技术不可小觑




    良种劣种就是真假美猴王,难以辨认,买到种子之后可以从种子形态、生长苗期、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等三个方面来分辨种子。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种子市场越来越规范,假如买到劣种、假种,也可通过相关渠道维护合法权益。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