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江岸区科协、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江岸区机器人进校园2021一2022学年度新基地校启动仪式”在光华路小学拉开序幕。江岸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罗玉清,江岸区光华路小学罗铭霞校长,江岸区科技活动中心刘杉主任及200余名师生参加启动仪式。
罗玉清在致辞中表示,少年兴则科技兴,少年强则国家强。区科协将继续协同区教育局,加大科技教育经费投入,依托已进驻中小学机器人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好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实现科普资源的集成效应、普惠共享,通过体验式教育引领全区广大青少年走向科学的殿堂,唱响区域人工智能启蒙教育的“江岸模式”,推动辖区青少年科学素质跨越式提升,为江岸加快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现代化强区培植后备青年科技力量。
启动仪式上,区科协向光华路小学提供了机器人器材,鼓励支持开展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老师们还让学生亲自操作手柄,对机器人发出指令,机器人按着指令行走和舞动,完成规定的工作。
据悉,2017年以来,区科协、区教育局共同组织实施“机器人技术进校园”项目,累计投入专项经费460万元,稳步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践,实现机器人技术教育由少数学生“课外选修课”向全员参与、校际合作、区域提升的“校内必修课”转变,同步接轨当前国内国际大环境下人工智能加速度发展的趋势。截至目前,全区接受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的学生人数过万人、超16万人次,中小学机器人团队在市赛省赛全国赛中屡获金奖,确保了“‘十三五’辖区中小学生接受机器人技术普惠教育人数达到学生总数10%”目标如期完成。
日前,江岸区开设机器人课程的中小学共计14所,今年新增育才怡康小学、光华路小学、武汉六中,参与学生达4000人。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机器人制作、编程和遥控等知识,接触到了基础的机械学、工程学、电子学、程序设计、自动控制等领域的技能。
江岸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罗玉清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光华路小学机器人培训现场
光华路小学机器人进校园启动仪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