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活动动态

天地联动!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 武汉科技馆受邀参加全国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

发布日期:2022/3/24 13:20:36      来源:本站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市科协网讯(记者 盛甜 肖凯 通讯员 谭琛)“太空探索永无止境。”3月23日下午,“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讲授“天宫课堂”第二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等,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武汉科技馆凭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场馆魅力,受邀参加本次“天宫课堂”全国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并和全国其他10所科普场馆、学校参与线上直播特色活动展示环节。部分学生在武汉科技馆现场参与“天地同步实验”。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副主席袁艳斌,武汉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刘青,副馆长吴建国,严锦慧参加本次活动。





    遥远的星空到底长什么样?在线上直播特色活动展示现场,武汉科技馆以宇宙展厅作为背景主题,科普辅导员从“星空走廊”为起点,以屈原在《天问》中对宇宙发出的旷世之问为开端,围绕核心展项“太阳系”向观众诠释宇宙中的科学知识。同时,科普辅导员还在模拟建造的“天宫一号”太空实验舱给观众介绍宇航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并通过再现“航天大事记”的时间轴线,讲述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成就。
    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在“天宫课堂”阶段,部分学生在武汉科技馆现场参与“天地同步实验”。学生们一边收看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实验直播,一边运用地面课堂实验套材包和活动手册开展与天地同步的液桥演示、水油分离等对比实验。

    武汉科技馆展教部副部长李登峰介绍,馆内星空走廊是市民心中的“网红打卡地”,模拟实物建造的“天宫一号”太空实验舱,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天宫课堂”通过太空授课进一步拉近了青少年与载人航天的距离,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下一份心向苍穹的种子,在全社会范围内持续兴起了探知航天奥秘、学习航天知识的热潮。


现场直击:


武汉市育才可立小学李思姌:与航天员零距离沟通




    在活动现场,一名不到8岁的小观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来自武汉市育才可立小学二年级的李思姌。李思姌告诉记者,2021年10月在观看神舟十三号成功升空后,随即便向我国首批航天员之一的陈全写了一封信,咨询自己想了解的航天知识。“令我感到惊喜的是,2022年2月我收到了陈全的亲笔回信。”信中,陈全希望李思姌和广大青少年多参加科普活动,获得更多知识和科学体验,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收到回信后我备受鼓舞,得知‘天宫课堂’第二课将在武汉科技馆有现场连线活动时,便第一时间联系科技馆报名参加现场活动。”李思姌说道,今天的课堂让我进一步身临其境的体会了当宇航员的感受,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小实验都让我感受到太空的奇妙之处以及它的浩瀚无垠。


学生代表郭非然:揭秘消失的水油分层现象




    “能到武汉科技馆参加本次活动我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课程中‘水油分离’的实验让我印象深刻,油在地球上由于浮力是浮在水面上的,在天空中由于失重的原因油水是混合在一起的,宇航员老师通过高速旋转获得一定的离心力,使水油得到分离。”郭非然告诉记者,通过天宫课堂,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