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湖北东湖科学城·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光谷创新药产业基地)启动活动在东湖高新区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出席并宣布基地启动。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院长舒红兵出席活动。
湖北东湖科学城·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光谷创新药产业基地),立足光谷生物城现有产业基础,规划建设创新药物研发核心区、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承载区、国际前沿生物技术拓展区,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药产业集群,力争到2030年,创新药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引进30位创新药领域顶尖院士专家,培育20家创新药上市企业,上市30个一类新药。
活动现场,舒红兵院士团队签约落户。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天勤生物、爱博泰克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优质产业生态。人福医药、禾元生物、滨会生物、友微生物、科福新药、翰思生物、凯瑞康宁等企业入驻产业基地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市领导刘洁、陈红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勇强,市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但长春参加活动。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产业化基地等项目签约入驻
为进一步提升光谷生命健康产业能级,打造全球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药产业高地,东湖高新区在光谷生物城规划布局约8000亩的湖北东湖科学城·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光谷创新药产业基地)。
该产业基地立足光谷生物城现有产业基础,针对创新药长周期、高投入、轻资产的特点,重点规划创新药物研发核心区、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承载区、国际前沿生物技术拓展区“三区”联动空间布局。
启动活动现场,武汉大学舒红兵院士团队签约落户,与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共建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创新中心。人福医药全球研发总部、禾元生物重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扩产和抗腹泻制剂产业化基地、友微生物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产业化基地、滨会生物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产业基地、翰思生物生物药研发生产基地、凯瑞康宁中枢神经系统创新药研发中心、科福新药多功能纳米制剂中试及产业化平台等一批项目集中签约入驻。
其中,起步于光谷生物城的友微生物为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该公司拟投资3.6亿元建设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产业化基地。友芝友高级副总裁易继祖介绍,目前该公司与武汉病毒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已在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首批第一次接种,“这是一种新型的蛋白类疫苗,填补了湖北省内蛋白类疫苗的空白,对变异新冠病毒有很好的防御能力。投产之后,一年可以提供1.5亿多人份的疫苗支持。”
“经过在光谷生物城10年的发展,公司产品上市,连续完成两轮融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科福新药创始人周小顺介绍,该公司研发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首个专利新药已于2021年上市,是美国FDA批准的婴幼儿血管瘤全球唯一的治疗药物,是中国儿童临床亟需用药,获得国家新药重大专项资助。该公司拟投资1.2亿元建设多功能纳米制剂中试及产业化平台,推进儿科、眼科等高端纳米制剂的首仿和改良、新药研发及产业化,“投产后有望年产值过10亿元。”
2030年力争30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
“就像一棵树,长到一定的程度,它开始结果子,然后结更多的果子。”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光谷生命健康产业自2007年起步至今,已成长为区域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中部第一。截至2021年底,集聚企业30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108家、本土上市公司6家,400多个一类新药管线在研、40多个进入临床。
根据规划,光谷创新药产业基地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药产业集群为目标,规划到2025年,创新药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引进10位创新药领域顶尖院士专家,5家创新药企业登陆主流资本市场,10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到2030年,力争创新药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20家创新药企业登陆主流资本市场,30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
“从创新聚集区到产业聚集区再到高端国际医学聚集区,全链条的打造在全国来说都是超前的。”该负责人介绍,未来除了招商引资,还要通过东湖科学城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将光谷创新药产业基地打造成生物制药科研成果的产出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