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适老化
老年人如何养老?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表示:“在我国,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然而,对于占比最高的居家养老老人来说,健康情况如何监测?意外跌倒如何及时响应?独居老人健康如何保障?为此,各大硬件厂商开拓出条全新技术方案——毫米波雷达。
用于健康监测有三大优势
更舒适,更好保护隐私,能够同时捕捉行动、身体姿势、心率、呼吸等多种类型数据,这是毫米波雷达相较于过往健康监测产品的三大优势。“更好地保护老年人隐私,这是毫米波雷达的优势。”长沙莫之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康养事业部副总经理刘百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毫米波雷达在保留老人动作信息的同时,并不会识别用户面部信息等其他敏感数据,老人用起来会更放心。”且相比于佩戴型监测产品,毫米波雷达的监测更加无感。“只要在卫生间、卧室等房间里安装一个小设备,就可以实现单个房间的智能监测。”云帆瑞达总经理李刚说,“一件毫米波雷达监测单品的体积和家中常见的烟感报警器相仿,能够监测6到7米内人体的运动状况,足以满足一个房间内健康监测需求。”
前景广阔市场待开拓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老年人口的增长对智慧养老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预期。
对市场前景的看好,是国内外毫米波雷达厂商进入智慧康养市场的原因。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应用市场总监李国豪称,根据市场调研做出的预测,未来10年内,家居健康监测产品的安装量将由今年的2000万台增长至1.8亿台。从当前市场应用情况来看,毫米波雷达的市场应用,以车规级应用为主,在家庭健康监测、医疗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还处在试水阶段。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当前,集成化的家用毫米波雷达的价格在500元至1000多元区间波动,而未来单只毫米波雷达的价格最低有望降至100元以下。
车规级毫米波雷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技术,但作为康养监测,其技术还有待继续成熟。相比于车规级应用,毫米波雷达在健康监测的应用上对敏感性的要求更高。李刚表示,毫米波雷达应用在跌倒报警、睡眠监护的应用已经成熟,但是在心跳监护上还需要一段时间。对于毫米波雷达供应商而言,要推动该产品向医养市场拓展,提升对人体的细致捕捉敏感度、优化分析水平,是现阶段最核心任务。
为应对社会老龄化,GfK中怡康大家电事业部总经理彭显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共养老设施正在处于逐步优化提升过程中,家庭养老是当下甚至是一段时期内的必然选项,很多养老设备也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产品。”在彭显东看来,未来,居家养老产品发展有两大趋势,简单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