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武汉科技工作者的最美缩影,也是科学家精神的代言人。
弘扬科学家精神,不负伟大时代,不负英雄城市。6月2日,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开展的2022年度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评选结果揭晓,综合网络投票情况和专家组会议评审结果,毛伟琦、付伟、刘争、刘胜、江帆、何克清、柯卫东、徐世球、熊念、缪向水(以姓氏笔画排序)10名科技工作者获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2022年度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旨在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典范,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长江日报共采访报道了41位奋战在科技创新和科普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的最美事迹深入人心,“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在武汉人的朋友圈刷屏。5月16日-5月20日网络投票阶段,网友为“最美”候选人投出了121万票,活动浏览量达473万。
“科学家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追就追这样的星。”在网络投票期间,不少市民留言点赞,表达对这些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的由衷敬意。
这些“最美”科技工作者,他们中有的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攻关,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的不畏艰难险阻,在工程建设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有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用科技服务民生;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传播科普,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他们是武汉科技工作者的“最美”缩影,也是科学家精神的代言人。
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坚定创新自信、接力精神火炬,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加快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2,武汉科技工作者在行动。
毛伟琦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不惧挑战 风暴海域建大桥
“有挑战的人生才更充实。”不惧挑战,敢于担当,是“桥二代”毛伟琦的真实写照。从业30年来,他无数次勇啃掣肘桥梁技术发展的硬骨头,先后负责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京沪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郑新黄河大桥(郑州黄河公铁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等130余座重大桥梁工程的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研究工作,解决了众多桥梁建造中的重大技术难题。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首座跨径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其28、29号主塔墩沉井单个平面面积相当于12个篮球场大小,高度超百米,断面超大,施工水域江水湍急,如何顶住1000吨的水流力,实现沉井精确定位?毛伟琦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反复测算、比选方案,创新采用“锚桩+重力锚”方案,成功实现将平面尺寸超过5000平方米的“庞然大物”精准定位。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址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是与百慕大、好望角齐名的世界三大风暴海域之一,被称为“建桥禁区”,千万年来的海峡大风带动海涌淘走了海底的松散岩层,留下硬度堪比钢铁的光板岩和潜伏着的坚硬孤石,大桥基础无法放稳,难以生根。毛伟琦带着团队顶着风浪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论证,首创了“深水裸岩区埋植式海上平台”技术,解决了恶劣地质的桥梁基础施工难题。在他的主导下,设计团队历经3年打造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自航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大桥海鸥号”,成功实现吊重3400吨的钢桁梁架设任务,打破了原先世界桥梁整孔钢桁梁架设的最重纪录,大幅缩短了海上作业时间,降低了施工风险,填补了我国斜拉桥大节段钢桁梁整孔吊装架设的技术空白。
毛伟琦拥有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0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曾被授予“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工程师奖”“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获评“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付伟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
勇攀高峰 世界屋脊铺天路
2000多个日日夜夜,海拔3700米以上,70多个县市,这成为付伟的数字密码。作为单位派驻西藏自治区的技术骨干,他走遍西藏自治区70多个县市,不畏高原缺氧,不畏艰难险阻,多次进入生命禁区、无人区参加公路勘测设计技术咨询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
高原缺氧,他用棉球堵鼻血,每天在海拔4000多米的现场工作10个小时,白天反复试验,晚上分析试验数据。经过3年的努力,他首次系统地构建了高海拔地区大温差地区新型路面系统的设计方法,建立了设计指标与标准,提出了适用的结构组合和设计参数,率先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和验评标准,编制了行业团体标准,有效解决了高海拔地区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技术难题,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
该技术通过现场实际通车运营6年不断观测,效果显著,为西藏自治区高等级公路建设提供了“武汉方案”。同时,该技术助力拉萨至林芝高等级公路荣获国际道路联盟(IRF)全球设计大奖,为武汉“设计之都”添砖加瓦。
付伟主持编写多项行业、协会标准规范,同时以科研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作为示范引领。多功能土基冻融循环试验装置实现量产,试验方法与装置已经纳入行业规范,多家勘查设计单位已经采购,该试验方法逐步在全行业应用推广,纳入“2018年度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付伟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2021年荣获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称号,2020年获得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
刘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严谨求实 精准把脉开良方
“让每个中国人用鼻子自由地呼吸”,是刘争从医20余年的使命。慢性鼻窦炎是上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髙达8%,超过1亿人受此困扰。这种疾病还影响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病的发病和预后,慢性鼻窦炎手术复发率高达20%-50%,临床疗效远不尽如人意,消耗了大量的社会医疗卫生资源。
在长期的临床一线工作中,刘争接触到了无数饱受鼻病折磨的患者:鼻子不通气、打喷嚏、流鼻涕,纸巾不离手,学习工作效率低下……病人的疾苦让他陷入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们一味依赖国外的临床、病理研究数据,而忽略了“因人而异”?
经过数十载苦心孤诣,他率先发现,中国人慢性鼻窦炎的免疫病理特征和发病机制和西方白种人大相迥异;中国人慢性鼻窦炎表现出更加多样的疾病类型;免疫病理学特征的异质性对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基于白种人的治疗策略不能简单类推至中国人,需要依据免疫病理学特征确定适合中国人的慢性鼻窦炎精准诊断、治疗和预测体系。研究成果显著提高了中国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被作为重要依据写入中国、欧洲及美国慢性鼻窦炎指南,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曙光。
对待科学研究,刘争一丝不苟,严谨求实,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项目(2项)以及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创新群体(1项)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排名第一)。
刘胜
武汉大学工业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
胸怀祖国 破局锻造中国芯
微电子广泛应用在自动驾驶、电力驱动、电力电子等方面,对产品可靠性要求高,工艺步骤繁多。斯坦福博士毕业的刘胜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带领科研团队致力于芯片封装与集成、先进制造和半导体材料研究,不忘初心,忘我工作,每天在实验室里呆18个小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多个工业界的难题。
“刘老师精力旺盛,团队里的年轻人轮班,才能跟上他的步伐。”这是刘胜科研团队成员对他的一致评价。令大家钦佩不已的是,刘胜教授每天早上七八点就来到学校,晚上11点半才离开实验室,一天工作将近18个小时,却总是精神饱满,充满激情。之前,刘胜家住武汉未来科技城,每天开车回家已是半夜。为方便搞科研,他干脆带着夫人一起搬到了学校80平方米的教师公寓里,每天除了睡觉,基本驻扎在实验室和办公室。
在刘胜的精神激励下,科研团队成员全力以赴,刻苦攻坚,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金属增材制造在线监测系统”顺利通过验收,获得专家一致好评;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级推荐)“薄膜生长缺陷跨时空尺度原位/实时监测与调控实验装置”以优异成绩通过中期考核,并完成了核心技术攻关、全部设计和部分制造。
刘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美国白宫总统教授奖,国际微电子及封装学会(IMAPS)技术贡献奖等多个奖项。
江帆
航天科工智能运筹与信息安全研究院(武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集智攻关 数字浪潮扬风帆
多年来,江帆致力于信息装备、数字孪生等新领域拓展,长期担任军民一体化前沿技术攻关和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在国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民用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2019年,航天三院接到国庆70周年阅兵数字化阅兵系统研制与保障的紧急任务,时间紧,难度大。关键时刻,江帆挺身而出。在此后的200多个日日夜夜里,她牺牲了春节、五一、端午等各种节假日,深夜的技术方案研讨、“八一”仪仗队的动作捕捉、数百个模型的构建优化、上万条数据的采集分析、数十轮的阅兵方案迭代推演以及汇报,每一项工作都倾注了她的心血,让阅兵模拟仿真成为了“创新亮点”。
她带领核心骨干成员深入数字孪生操作系统(DTOS)研究。2020年11月,首个数字孪生操作系统DTOS1.0在无锡“2020智慧产业高峰论坛”成功发布,2021年12月,DTOS2.0成功上线,并应用于军、民多个领域。同时,取得智能城市底座平台商标CASIC CityONE,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受理1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0项。
江帆牵头推动了体系总体部与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联合成立“数字经济创新研究中心”,瞄准数字化转型使命,共同促进数字化时代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全面提升。2022年2月,历经500余天攻关,她带领团队圆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演出与仪式数字化演练系统”研制和保障任务。
她先后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重要贡献奖、航天科工集团技术创新进步特等奖以及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何克清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乐于奉献 潜心科研解难题
何克清是我国软件工程领域知名专家,也是我国软件工程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他带领科研团队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高阶认知中交互智能机理的重大科学问题,突破模型层级知识语义互操作性治理的核心关键技术。何克清团队取得的我国软件工程原创性技术从2002年开始推向国际,到2015年ISO正式颁布执行、全球推广应用,经过了近百个版本的国际沟通和标准文本修改工作、近百次ISO组织的严格的国际评审和投票,终于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公认,成为正式的ISO/IEC技术。ISO颁布以来,通过ISO全球的153个网站销售标准文本共37万册,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为国家实施标准化战略作出了贡献。
沟通成就一切,互动创造价值。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物联网场景的融合,如何信息沟通与互动,需要解决“异构集成”的技术瓶颈。何克清科研团队破解了我国工业软件“异构集成”难题,为武汉抗疫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我国工业“元宇宙”软件成熟发展提供了核心关键技术及其国际、国家的标准化系列,发展应用前景可观。
何克清以第一完成人两次获得ISO/IEC“特别贡献”国际奖,国家“金牛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柯卫东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水生蔬菜花卉研究室主任
淡泊名利 扎根泥塘四十载
滑藕片、排骨藕汤……全国中餐馆的菜单上可能都有这两道传统美食,深受各地人们喜爱。很多人不知道,那些品种多样、一年四季不断供的鲜藕,是我国著名莲藕育种科学家柯卫东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扎根莲藕育种一线40年的成果。
“莲藕为无性繁殖作物,千百年以来,生产中所用品种为传统地方品种,类型少、产量低,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柯卫东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莲藕育种,创立莲藕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大规模开展莲藕杂交育种和新品种选育,他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试验田里:3-5月的莲藕起种季开展紧张的选种工作;6-9月顶着高温酷暑进行杂交育种;剩余时间则用来深入产区调研品种适应性。每一个新品种的诞生,至少要花6-8年时间,可以说是柯卫东和团队成员用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培育而成的。
柯卫东带领科研团队选育了近20个莲藕品种,开发的鄂莲系列莲藕品种在全国种植覆盖率达85%以上,在湖北种植覆盖率达90%以上,成为我国莲藕的主栽品种。他和团队发明试管藕诱导方法及微型种藕繁殖技术取得国家专利2项,使莲藕每亩用种重量由250公斤降低到25公斤,为农民每亩节约种苗成本近千元。
柯卫东是我国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水生蔬菜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并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徐世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传播科普 风雨无阻开讲座
近几年,在武汉各个中小学的报告厅里,在社区科普大学中,大家常常能够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用最亲切的话语,生动地进行科普讲座,深受居民和孩子们喜欢。他就是国家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徐世球。
“科学可以‘好用’‘好看’‘好听’。”20多年来,武汉市科学家科普团资深团员徐世球致力于地球科学的科普展示教育、科普讲解和讲座、科普作品创作及科普工作评审与培训等,完成讲座1000余场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横向科技项目20余项,发表科普方面论文40余篇,出版了8部科普专著,走进武汉市百余所中小学,为广大师生奉上主题丰富的科普大餐。
有些中小学和社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徐世球接到科普讲座任务后却从不推托,克服种种困难准时到场。他多次遇大雨骤至,浑身湿透,有一次甚至踏着齐膝深的水,却阻挡不了他前往讲座现场。他患有痛风病,发病位置在脚上,有时途中发病,他忍着剧痛坚持,为了确保讲座效果,他还要站着讲完。
徐世球的科普讲座选题新颖而广泛,紧扣国内外面临的重大问题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课件制作精美,文字通俗易懂,图片丰富而典型;讲课过程层层推进,脉络清晰,声音起伏跌宕,富有强烈的感染力;知识面广,注重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科技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深入浅出,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生活例子和话语讲述深奥的科学知识;风趣幽默,注重与听众的互动,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徐世球被评为湖北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先进工作者,主编的《科学解读世界末日》《地球趣话》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
熊念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热心公益 不忘初心守健康
熊念是哈佛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医学博士,多年致力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PD)以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成长于湖北一个小县城的熊念立志成为一个让人民信赖的好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他热衷公益,在偏远山区和基层悉心帮扶;他大力推行健康科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他追逐前沿技术,不断攀登医学高峰。
他主动申请到位于湖北西南边陲的恩施州鹤峰县中心医院支援建设,帮助当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在当地开展肉毒素注射治疗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帕金森病的早期嗅觉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等业务新技术,改变了当地人“大病看不好”“小病不好看”的刻板印象,填补了恩施州多项医疗空白。
2015年,熊念参加湖北省委组织部、共青团湖北省委第四批博士服务团,担任秦巴山区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帮助医院新增心理CT、脑血管造影等80多项新业务;理顺了门诊、急诊就医秩序。结束支援后,他仍长期坚持为偏远地区群众进行疑难病例免费会诊、义诊。
在以协和医院为龙头、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为主体、江汉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的医联体工作中,熊念充分发挥“三长”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作用,为助力基层围绕健康中国蓝图,打造健康湖北、健康武汉作出了积极贡献。
熊念在LANCE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6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科技部“十三五”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2项。他还建立了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帕金森病数据库,使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神经保护治疗、临床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他曾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北省五四青年奖、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
缪向水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
甘为人梯 面向产业育人才
2007年,缪向水放弃新加坡百万年薪,回到母校华中科技大学重执教鞭,并自主研发存储芯片。信息存储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的基石,回国后,缪向水心怀强烈的国家使命感,长期工作在高校教学一线,面向集成电路产业培养高质量紧缺人才,支撑了湖北省集成电路产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国家存储器基地落户武汉。2021年牵头建设国家第一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华中唯一),并牵头争取到“全国八家、华中唯一”的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落地,该平台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三位一体,总投资达3.4亿元。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靠师资队伍。缪向水认为,对于引进的青年人才,不但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比如指导他们尽快适应教师角色,融入国内学术圈,推荐他们申报项目、承担科研课题等。徐明教授是缪向水引进的人才之一。他是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曾在亚琛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缪向水邀请徐明加入华中科技大学,徐明现任微电子学系主任,成为微电子学领域的教学与科研生力军。
他长期从事存储器技术的国际前沿创新研究和存储器芯片的技术成果转化,引领我国存储器产业的发展。2018年他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忆阻器专著《忆阻器导论》;2021年团队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刊发。他带领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推动存储器芯片的技术成果转化。
缪向水的专利转化成果曾入选湖北省2013年度“十大科技事件”和武汉市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科技事件”,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新加坡国家技术奖1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