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中90%以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恶性程度较低,对人体的危害较其他癌症要小些,但也具有复发、转移的特点。目前,甲状腺全切除术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术后有一部分病人还需要接受碘131治疗。
碘131治疗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以防止术后复发。国外有研究发现,对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的病人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检查,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组织残留,因此,对这部分病人进行碘131治疗,可以避免复发。
另一方面,部分肿瘤与神经有粘连或者包绕神经,手术切除可能会发生神经损伤,为了避免损伤神经,手术中可能会对神经附近的甲状腺组织切除不全。术后辅以碘131治疗,也是降低甲状腺癌的复发概率,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
哪些病人需要做碘131治疗?一般认为,肿瘤直径>4cm、肿瘤有肉眼可见的甲状腺外浸润和有远处转移者,是应该行碘131治疗的。
对病变局限于甲状腺内、癌灶有显微镜下的甲状腺外浸润和有淋巴结转移者,可视情况与病人和家属协商是否做碘131治疗。而对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计划在6个月内妊娠者,则不应做碘131治疗。
由于碘131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治疗,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对于人的健康是有害的。对于甲状腺癌的病人而言,辐射对身体的危害不可避免。病人在接受治疗期间是需要进行隔离,其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都需要进行专门处理,以避免对他人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