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
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武汉一直以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发展,以设计创新带动产业创新。8月5号-7日,武汉创新设计专题展区的“新武汉造”集体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为武汉工业设计注入了强劲动能。
国内外三百多家企业同台“赛宝”,8大主题展区展示最新设计理念,“设计师之夜”、创新论坛、高峰论坛等多个配套活动演绎设计潮流趋势;128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8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诊疗设备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成功授牌,超百件“黄鹤杯”工业设计大赛作品接受颁奖。
本届博览会聚焦“引领设计未来,驱动绿色制造”的主题,集中展示近年来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取得的最新成果。全国唯一“国字号”工业设计展览会连续五届在武汉举办,已成为展示中国工业设计力量的重要窗口,也是世界工业设计交流平台。
多个项目成功授牌
超百件“黄鹤杯”工业设计大赛作品接受颁奖。
智能发药机、智能莲藕自动采收一体机、地铁哺乳空间……工业设计大大拓展了人们的想象空间。第五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创新论坛上,全国26个省市参赛作品中胜出的100多件“黄鹤杯”工业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接受颁奖。
产品组中,北京大兴机场自助行李托运系统作品获最具价值奖。据媒体报道,在大兴国际机场,安装了400多台自助值机和自助行李托运设备,自助覆盖率达到80%,取包旅客在值机排队不超过10分钟。武汉地铁平台车辆设计等摘金奖。
创意组中,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潘长学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姜杰《WHALE-大型双体帆船设计》作品摘金奖。帆船作品造型像两头并排的鲸鱼,创新地将光伏发电和风帆结合,风帆为帆船提供动力的同时,也可通过整合在风帆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帆船提供电力,实现航行过程中零污染零排放。
创新论坛上,湖北省诊疗设备工业设计研究院成为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
湖北省诊疗设备工业设计研究院是湖北省首批、国内诊疗行业唯一的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研究院围绕五大领域,构建“3+5”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十二大创新公共服务机构,固定资产投入2000余万元,已完成诊疗领域工业设计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省部级课题3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余项,发布行业研究报告4期,联动高校与科研院所30余所,引入行业专家100余人,开展人才培训与国际交流2000人次,推动实现“基础研究有保障、协同创新有机制、人才培养有目标、设计工具有迭代、细分领域有标准、成果转化有市场”的战略目标。
“诊疗设备的研发、制造、服务,实现‘更准、更快、更好’,事关亿万生命健康、美好生活、国计民生”湖北省诊疗设备工业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院将持续提供最优全产业链设计创新解决方案,助力湖北诊疗设备产业集群和全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创造美好新生活。
此外,创新论坛上还授牌了武汉精立电子、中铁工程机械、武汉航空仪表、武汉中旗生物、湖北航宇嘉泰等48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电子哨兵”机器人
展会上,一款名为“ADIBOT净巡士”的紫外线消毒机器人颇受关注。其能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导航的自主移动消毒,“10分钟可以消杀40平方米的空间,且具备远程遥控、语音播报、自动避障、误入感应等多项功能”。工作人员指着另一款防疫系列产品——“电子哨兵”机器人说,它采用雷达+RGBD+人脸摄像识别,可进行全方位感知交互。此外,还能通过AI算法识别自定义通行规则,识别截屏健康码,可广泛应用于社区、商超、医院、学校、交通等多个场景。
世界首款油动直驱多旋翼无人机
在江西展区,展台上的几架无人机引得观众围观拍照,这款无人机“个头很大”,红色的机身周围有6个螺旋桨,机身还带有10根醒目的“管子”,这款无人机翼展2.3米,高度达到1.2米,重量有140斤,可以携带80公斤重的物资,最高可以飞到500米的高空,最大遥控里程达4千米,最大航行时速可达40公里每小时,这些性能让到场的行业人士惊叹,据介绍,这是世界首款油动直驱多旋翼无人机。
中国商飞
该飞机以ARJ21为基础,展开医疗机内饰预研创新设计。机内配备用于安置患者的医疗重症监护集成系统,采用通用设备接口及转接架,将繁琐的医疗设备设施做模块化集成式整合,挂架设置滑轨可模块化安置医疗仪器,同时挂架两侧具备伸缩挂杆,放置更多的医疗设备,各类设备可快速拆装,降低维护费,满足多元化场景应用。
没有方向盘的汽车
小宇2.0是一辆无人驾驶的客车,叫声“小宇”下达指令,它还能自动为你开灯、调温。小宇2.0传承了宇通家族设计DNA,采用前脸微笑设计,向乘客传递出幸福、友好及快乐的感觉。整体采用充满未来色彩的太空舱设计思路,灵感来源于宇宙飞船、星际座舱;合理美观地布局在车身各处的传感器,使高科技装备和车身有机地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