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新闻

“数字大脑”可自动下令为城市花草“解渴”

发布日期:2022/8/23 11:40:07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禾大科技研发的“数字园林”系统

      罕见的连日高温,武汉东湖高新区高新大道的花草树木,却绿意盎然。
      一旦它们“渴了”,一旁的滴灌或喷灌设备可自动启动,及时补水,为它们“续命”。
      自动灌溉的玄机,就藏在道路沿线茂密的植物丛中。高新大道沿线10.75公里,灌溉总面积10万平方米,植物丛中装有物联网传感设备45个,多个微型气象站。
      “这些设备可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空气温湿度、实时降水量等指标,并结合蒸发蒸腾量、植物需水量等关键数据,通过4G/5G无线传输传到系统,系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智慧决策,精准灌溉。”负责实施这一智慧灌溉工程的武汉禾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育新说。
      8月19日上午10时35分,高新大道光谷中心城路段,王育新现场打开“数字园林”APP,手机上显示的土壤墒情,分地表深度从10厘米到50厘米5层,每一层的土壤湿度和温度一目了然。比如,深度20厘米显示,土壤温度34℃,土壤湿度13.2%。“一旦指标超过设定值范围,系统就会显示为干旱预警,建议启动补水。”
        东湖高新区城管部门负责人介绍,持续高温,全区定于每晚7时至次日7时,对全区绿化苗木进行集中浇灌。
       “手机上一点,就可以灌溉了。”王育新现场演示,在“数字园林”APP上找到光谷中心城该绿化区间,一点“现在浇水”,喷灌设备马上出水,转圈实现最大范围浇灌。
       他介绍,道路养护人员不用再开着水车沿路浇水,只用坐在控制室动动手指,既能节省人力,还能有效节水。
       系统设置轻松实现轮流浇灌。把高新大道分成若干轮灌组,每组浇灌10—15分钟,如此循环。“浇灌一会儿停一会儿,保证水最大限度地渗透到地下,防止径流和土壤板结,水资源利用率也可提高20%以上。”
       “我们将整个灌溉过程数字化、精准化和智慧化,搭建起一整套物联网环境感知系统和控制系统。”禾大科技CEO刘世生是一名90后,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专业,创业后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这一系统。

        如今,这一智慧灌溉系统在光谷不断扩大应用,正在中建科技产业园、高新二路等地实施。中国光谷,正以数字技术呵护这片创新高地的茵茵绿草、参天大树。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