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自然科学

揭开万年前“蒙自人”面纱

发布日期:2022/8/23 16:37:37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对云南蒙自马鹿洞发现的“蒙自人”头骨化石开展古DNA遗传学分析研究,发现“蒙自人”与最早的美洲原住民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遗传联系。

马鹿洞“蒙自人”的发现
      马鹿洞位于我国云南东南部的蒙自市,处于东南亚热带北部边缘,受西南和东亚季风气候影响,是更新世(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末期的含化石的人类活动洞穴遗址。
      马鹿洞洞口开口于西南方向,洞口宽8.2米,高9.5米,深3米以上。遗址分布面积200余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5米。1989年10月,因当地老百姓采石,偶然发现了这个早已自然封闭的遗址。当时经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研究室、红河州文物管理所和蒙自县文化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包括一个经人工对称钻孔头盖骨、被火烧过的头盖骨和较完整的近端股骨等人类化石30余件,并发现了用火遗迹。马鹿洞发现的这些早期人类俗称为“蒙自人”或“马鹿洞人”。
源自“走出非洲”的早期现代人
      我们用“蒙自人”的头盖骨碎片材料开展了古DNA分析,用遗传学的研究手段鉴定“蒙自人”头盖骨代表的个体为亚洲早期现代人女性,而非古老型人类。
      “蒙自人”的母性遗传世系,属于一种未知的东亚现代人群线粒体M9支系,而现生人群的M9支系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的藏缅人群和东南亚群岛的南岛语族(8000年前的福建“亮岛人”属于这个分支)中。
      过去对现代人群的研究表明,M9支系可能在2.6万年前产生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接壤的地区,在末次盛冰期以后分别快速扩散到了喜马拉雅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因此,“蒙自人”的源头是“走出非洲”、约6万年前至5万年前定居到亚洲南部的早期现代人。
现代人起源已明朗
      全世界现代人群的主体起源和迁徙历史,现在总体是比较明朗的,只是对一些细节和具体的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起源于大约20万年前的非洲,在非洲大陆演化了约10万年之后,于约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开始走出非洲扩散到世界各地。研究认为,现代人在扩散到世界各地之前,在中东地区停留了4万年至5万年以后才扩散出来,在该地区还与尼安德特人等欧亚大陆的古老型人类发生了遗传混合,所以,现在所有人身上都携带有1%-3%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从中东地区分道扬镳之后,一部分人群往欧洲迁徙,一部分人群往亚洲和大洋洲等地区迁徙。一般认为,早期现代人是通过“南线”沿着海岸线迁徙,约6万年前至5万年前进入了东亚南部地区,而后由南向北迁徙进入了东亚腹地,其中一部分人群经过东北亚地区,约2万年前跨过白令海峡到达了美洲大陆。

      “黄皮肤”特征或形成于7500年前。近年来有许多的证据发现,约4万年前至1.8万年前,也有一部分早期现代人是通过“北线”迁徙进入了东亚,不过这部分人群对现代东亚人群的遗传贡献相对较少。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