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一线传真

[江汉区]爱鸟护湖成为一届届师生的生态接力10所“湿地学校” 让孩子们爱上湿地

发布日期:2022/11/3 15:45:22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近年来,江汉区坚持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聚焦重点人群,大力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素质提升行动。区科协、区教育局积极组织、动员学校师生开展“观鸟”“守护江豚”“自然课堂”等各类具有江汉特色的生态环保教育活动,建设科普教育学校、湿地学校、绿色学校,青少年素质教育成果显著。
      候鸟欢歌,鱼翔浅底,有着“国际湿地城市”之称的武汉,既是万物生灵的家园,也是孩子们接触自然的乐园。目前,在武汉共有10所“湿地学校”,这一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湿地学校

      “湿地学校”于2004年由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发起创建,后由中国湿地学校网络委员会接续授牌,至今已有17年历史。“湿地学校”强调将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活动中,增强青少年基本的湿地生态科学知识,培养其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感,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在湿地教育和湿地生态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学校和单位,才能获得通过。


      中国湿地学校网络委员会湖北省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10月,全国“湿地学校”总数已达110所,遍布全国19个省区的湿地公园和中小学校。其中湖北省共计14所,武汉市占10所,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一。
      不仅数量第一,武汉中小学生保护湿地的步子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全国小学中第一个湿地生态教育馆位于华中里小学。早在1989年,该校在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武汉市林业局和江汉区教育局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市小学里第一支“观鸟小队”,随后开发了《湿地——生命的摇篮》校本教材,成立了由湿地、鸟类和环境教育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组,形成了“基地—教材—专家”完整的湿地教育校本课程体系。33年来,爱鸟护湖已成为一届届师生的生态接力。全国第一所“守护江豚示范学校”在大兴路小学,校园里立起了江豚雕塑,持续开设“江豚课堂”,唤起孩子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对保护江豚的牵挂。今年6月,该校正式与解放公园湿地科普馆“牵手”,共同开展湿地主题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认识湿地、保护湿地。

      这10所“湿地学校”分别是:武汉市江汉区华中里小学、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小学、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华侨城小学、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武汉市第三十六中学、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国际学校、武汉市江汉区振兴路小学。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