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铁道大厦举行2008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冯长根等领导出席了发布会。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介绍了2007-2008年度学科进展情况,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介绍了2007年度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情况。发布会由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主持。
建立年度学术建设发布会制度,是中国科协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展示学科发展风貌,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提升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逐步树立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在引领学科发展研究方面的导向性和权威性所实施的一项重大学术建设工程。据介绍,学术建设发布会于每年3月召开,目的是向科技界和全社会公开发布上一年度我国相关学科进展和科技期刊发展情况,建立权威性学科进展发布机制和平台。首次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于2007年3月20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了力学等30个一级学科研究进展情况和中国科协所属科技期刊发展状况。
本次发布会是中国科协第二次举行学术建设发布会,发布我国物理学等20个学科2007年的发展状况、未来趋势和中国科协898种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学科进展报告包括物理学、天文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航天科学技术、核科学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能源科学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畜牧兽医科学、植物保护学、作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城市科学、车辆工程等20个学科的《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和全面反映这20个学科进展情况的《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2007-2008)》。
会议发布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年度发展状况。到2007年底,中国科协及其全国学会主办和参与主办的科技期刊共计898种。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代表性的刊群,特别是在国家财政专项支持下,从2006年开始启动实施的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科协科技期刊2006—2007年度整体发展与中国科技期刊同步,各项指标的增长幅度达到甚至超过了中国科技期刊总体增长幅度。根据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统计,565种被收录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和国际论文比等重要学术指标的平均值均高于该引证报告收录期刊总体的平均水平;同时,2007年度收录的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各项指标值也高于2006年度收录的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尤其是平均被引频次增长幅度较大,增长了179次,超过同期该引证报告收录期刊总体平均被引频次的增长幅度(116次)。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发布的2006年度《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协科技期刊2006年度被收录的41种期刊,平均被引频次为948次,平均影响因子为0.586,分别较上年增加163次和0.019。
多年来,特别是中国科协“七大”以来,中国科协十分重视学术建设,坚持以促进学科发展和原始创新为目标,以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成效为抓手,以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为手段,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作为原始性创新源头之一的作用,尊重首创精神,明确创新导向,活跃学术思想,鼓励学术争鸣,创造良好的学术民主氛围,努力搭建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学科发展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学术交流平台,大力打造学术交流品牌,对传统的中国科协年会、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学术项目进行重要调整和创新,并创立了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建立了学科进展发布制度和科技期刊发展发布制度,启动了科技期刊精品工程等一系列促进学术建设的重点项目,在科技界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来源:中国科协)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介绍2007-2008年度学科进展情况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介绍2007-2008年度学科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