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携手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12月5日从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获悉,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电子氟化液生产线设备日前已完成搬迁,即将启动中试熟化工作。这是入驻该院的首条中试生产线,标志着华科大与车谷共建的中试平台集群进入实质化运转。
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由武汉经开区举办,委托华中科技大学运营管理,旨在采用“中试公共服务平台+专业化中试平台”的方式,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中试基地及技术转移机构。今年6月,研究院注册成立,首批遴选华中科技大学2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入驻中试基地。
作为首批入驻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电子氟化液中试熟化项目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曹元成教授团队。电子氟化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冷却液,可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半导体加工、新能源汽车、电力系统、通讯等多个场景的冷却控温,全球市场空间预计超万亿。
“电子氟化液绝缘、不燃,国外应用较成熟,目前国内依赖进口,价格高昂。”曹元成教授介绍,实验团队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开发的电子氟化液冷却效率约为风冷的1500倍,导热能力是风冷的3倍,热物理性能、环保性能均优于国外产品,获得国内企业的高度认可,已完成实验室小试、进入中试熟化阶段。“项目完成中试创新扩大后,有望实现电子氟化液的规模化国产替代,为我国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链筑起安全屏障。”
据悉,该项目的中试生产线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可年产100吨电子氟化液。未来还将并线生产新型高效灭火剂及半导体清洗剂等。
除电子氟化液中试熟化项目外,IC光刻机减振器及其产业化、钛合金先进制造技术工程化研究、固态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首批中试项目也将陆续进驻产线设备。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江华表示,研究院将打造集智能制造中试平台、双碳领域中试平台、新材料中试平台、生物医药中试平台为一体的中试平台集群,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汉落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