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 可防风防水、能光控灭蚊的窗户,可在湖面自动清理垃圾的船……2月12日,第37届武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在武汉科技馆举行,111件科技创新作品同台竞技,展现青少年的奇思妙想。
作品贴近生活 用科学拼“脑洞”
如何在住宅楼中每层楼共享一个抽油烟机?淋浴放水,需把冷水放掉才能出热水洗澡,如何对该段冷水二次利用呢?……“我家住的房子有28层高,每家都安装了抽油烟机,我想能否在风道内安装强力抽风机,为每层楼家庭提供共享抽油烟机的功能。”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学生杨骐羽告诉记者,自己设计的装置是在风道里安装强力风扇,管道与每户相通时安装单向阀,在炉灶上安装收集罩,强力风扇的开启由每个厨房的烟雾传感器控制。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武汉市第六中学的学生王子轩参赛的“卫生间二等水收集循环应用系统”,敏锐捕捉到在卫生间淋浴时需要等热水,导致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巧妙的运用了温控传感器和双通道电磁水阀,将冷、热水区分利用,实现了上述冷水的二次利用,节约了水资源。来自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学生刘子昂参赛的“一款基于蓝牙通信的使用hid协议的双摇杆演讲伴侣”,就是把鼠标和PPT翻页笔合二为一,还使用了键盘宏指令安装驱动,解决了老师上课指挥课件的困扰。
记者注意到,此次大赛的参赛作品选题范围非常丰富,有的是科学现象的论证,有的是实用技术的探索,还有各种各样的发明与创造……这些展品在“开脑洞”的同时,也同样贴近现实生活。
探索助力研究 创新意识足
在评审现场,选手从作品背景、研究方法、结果论述等方面进行汇报展示,通过自身细致地调查、统计、分析,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实验现场。“我制作的12级加速磁阻炮采用的是递进线圈排布,能将电炮效率从0.7%提升到了6%。”武汉外国语学校学生刘富桓告诉记者,小学时曾制作单级低压线圈炮,初中时制作了一台高压二级电磁炮,“这次花费了8个月来制作。”
江岸区汉铁中学学生潘君逸、章家玥、宋锦逸“冬季暖机时间对武汉地区汽车油耗影响的研究”项目中,很好地告诉了武汉地区汽车选定2分钟左右发动机怠速是冬季条件下最佳预热时间。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学生刘凌萱 、牛怡涵 、余佳乐“本地螺和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取食偏向研究”项目中,得出在福寿螺入侵的水体中开展沉水植物修复,可以优先使用穗状狐尾藻而不是菹草的结论。
评审组专家表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要是让青少年探究身边的科学,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次大赛收到的创新作品中,学生们的创作关注生活、关注环保,“卫生间二等水收集循环应用系统”就是例子。
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郑华表示,在国家推进“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科协将凝聚各方力量,找准目标方向,不断丰富青少年科技活动,共同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