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协动态

中国科协科普部赴武汉市调研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发布日期:2023/3/3 10:02:14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市科协网讯 3月2日,中国科协科普部基础设施处处长王大鹏带队赴武汉市调研考察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工作。湖北省科协普及部二级调研员陈革,二级调研员陈玉芬,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郑华,科普部副部长吴宇明等参与考察交流。





      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武汉园博园长江文明馆、湖北省电力博物馆、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武汉科技馆召开座谈会。



      会上,东西湖区科协、江岸区科协主要负责人以及武汉科技馆、湖北省电力博物馆、长江科学院、武汉节水科技馆、武汉园博园长江文明馆、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等6家科普教育基地代表,分别围绕辖区科普基地基本运行情况、基地科普设施建设、特色创新科普活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基地发展的建议等几方面进行汇报。大家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发言,先后围绕青少年科普研学、河湖生态修复、电力前沿科技、长江自然生态、科普惠农等特色工作展开交流,并希望中国科协在管理机制、运行经费、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武汉正在运行的科普教育基地有180余家,逐步形成项目培育阶梯发展、示范效应逐级带动的良好格局。”座谈会上,郑华围绕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发展情况向调研组一行作汇报。首先是建起来,郑华介绍,市科协于2021年重新制定了《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创建与认定管理办法》,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要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标杆,对照其标准,带动全市基地建设。其次是动起来,郑华说,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紧密联系,充分吸纳,已在科技场馆类、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三农”类、企业类、自然资源类以及其他类等六大类型上基本实现全覆盖,各基地体系完备,类型齐全,内容丰富,能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科普需求。最后是活起来,郑华介绍,武汉市注重发挥各级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将进一步完善“江城科普一张图”,让科普教育基地在线上活跃起来;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市民在各基地之间活动起来;鼓励引导基地发挥展教资源效能,倡导让科普展品在场馆间流动起来。


      “武汉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目不暇接。”王大鹏充分肯定了武汉市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并希望各基地能持续地,有生命力地发展下去。王大鹏强调,要整合资源,拓展平台,把优秀作品传播出去,将优秀资源利用起来。他说,中国科协正在考虑利用信息化手段,邀请更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入驻中国科协科普教育平台,届时将基地创作的科普内容、科普产品借此传播出去,同时各基地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将科普中国上的视频、图文等科普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中国科协也会将优秀作品进行进一步推广。
      他强调,各级科协紧密合作,联系好,服务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活动宣传方面可以进一步与湖北省科协进行合作,开展更多省级先进典型推介工作,将湖北省推荐的先进典型在全国层面进行进一步宣传。科普教育基地是科协系统的主要科普阵地,需要各级科协的共同服务与打造,希望科协与基地之间能紧密联系,做好建设工作。
      他指出,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机制,分类指导、择优鼓励。中国科协将在省市县科协的助力下,进一步规范基地的推介要求,在考核认证工作中给予更多话语权,不断提升基地的科普服务能力,进一步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基地良好发展。
      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薇,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陈文胜,江岸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梁华勇,江岸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罗玉清参与调研汇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