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一线传真

[江岸区]神奇的催化剂江岸区首届“科普云课堂”第五课开讲

发布日期:2023/3/11 16:11:03      来源:江岸区科协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催化剂有什么作用?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催化剂在科技创新中有什么作用?3月10日上午,江岸区首届“科普云课堂”第五课特邀中南民族大学科协副主席、材料化学系主任李琳担任主讲嘉宾,为大家科普讲解“神奇的催化剂”。以《科技强国的“催化剂”》为主题,李琳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点、催化剂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广大青少年要建功立业四个方面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次“科普云课堂”由武汉科技报全程提供网络支持,据统计,科普中国、央视频等平台总计观看人数达到77万人次。


       以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言论为切入点,李琳将话题引入到催化剂。“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我的老朋友——催化剂。”从学生时代到如今的教学生涯,催化剂一直是李琳学习、研究的领域,多年的钻研,让她亲切地称呼催化剂为她的老朋友。2021年,来自德国马普研究所的Benjamin List教授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David MacMillan教授因为在“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在介绍关于催化剂的新兴研究成果时,李琳显得很兴奋,她笑称:“很高兴我的这位老朋友又取得了新的成果。”

       “古有‘点石成金’,今有‘点铁成金’。”在讲到催化剂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时,李琳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及其团队在新型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成果。她指出,包信和院士长期从事新型催化材料的创制和能源清洁高效转化过程的研发,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纳米限域催化”概念,这一研究成果的取得也为碳基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她表示,随着工业社会发展,“温室效应”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双碳目标”也由此应运而生。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成功合成新型光催化材料,在常温光照下能将CO2高效还原成CO,这一研究成果也有利于我们国家“双碳目标”早日达成。


       介绍到催化剂的基本原理时,李琳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以充满趣味性的口吻,辅以图片、视频展示,通过讲解大象的牙膏实验、大豆根固氮与人工固氮的区别、合成氨的反应向大家介绍了催化剂的基本原理。以攀登珠穆朗玛峰和一般的山丘、交警指挥道路交通为例,通过通俗易懂的举例,她告诉大家,催化剂具有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反应选择性的作用。在科普催化剂的新兴研究成果时,李琳还向大家科普讲解了何为“手性”、“手性”两种分子的错误使用导致的“反应停”悲剧,还介绍了关于“手性催化反应”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谈到催化剂未来的应用及发展时,李琳表示,在各个已应用到催化剂的领域,催化剂本身将会不断自我迭代、更新,这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讲座的最后,李琳表示,青年时期往往是一个人创新创造、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黄金时期。当代青少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见证者、亲历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力军、主力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青少年一代成长发展提供了充足机会和广阔舞台,她号召广大青少年要抓住国运,向广大优秀的先辈看齐,不断突破自我,早日实现建功立业的梦想。
        本次“科普云课堂”活动由江岸区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江岸区分局、江岸区统计局、江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江岸区百步亭社区主办,武汉科技报承办。接下来,江岸区“科普云课堂”系列活动将继续探索更多科普主题,为民众带来更美味、丰富的科普食飨盛宴。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