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3月15日,由武汉市江岸区科协主办、武汉科技报承办的2023年“学习党的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主题科普智慧行活动顺利举行,来自车站街道的四十五名科普工作者和老年科普志愿者参与本次活动。
在径河街长墩堤社区,武汉市首个社区综合性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体验馆,一行人在地震体验区的地震体验小屋内,体验了多个震级带来的不同震感,学习到相关紧急避险措施。
馆内设有地震及地球知识多媒体、应急物品展示、地震虚拟仿真场景逃生训练、地震大事记裂缝墙、VR体验、堰塞湖模型、全国典型数字科普内容展示单元和火灾逃生训练八大板块。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现灾难成因、灾害过程模拟、还原灾害原貌等,能让参观者在突发灾难前掌握正确的避险和求生之道。同时,展品大量使用了全景虚拟模拟系统、三维立体虚拟技术等高科技方式,通过亲手操作,直观形象了解相关知识。
接着,一行人先后参与了人行横道模拟道路和感应式灭火体验区等寓教于乐的特色设备。大家纷纷表示,这种互动性强的沉浸式学习让他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将一些应急安全知识深深刻在脑海里,比死记硬背的知识点管用。
下午,一行人来到武汉维农种苗生产基地。走进基地育苗温室,工人们正在温床边嫁接冬瓜苗。他们掐去葫芦苗的芽尖,划开一个小口,将冬瓜苗迅速插入。转眼间,一托盘苗株就嫁接完成了。“熟练的工人一天可以嫁接4000株左右。”维农种苗生产基地生产主管杨佩介绍说,嫁接之后的冬瓜可以借力长出更发达的根系,同时减少病虫害。
“目前这个工厂一天可以产出约300公斤精品蔬菜。”杨佩说,用科技的手段探索工厂化种植蔬菜的新模式,人为创造出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可以让人们一年四季吃到各类蔬菜;同时,这种种植方式也更环保,减少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