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前沿

雷电与植物的不解之缘

发布日期:2023/5/29 18:11:55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人们对地球上的雷电天气现象观察发现,植被茂密的大陆发生雷电现象的频率较高,而在海洋、南极、沙漠地带,植被稀少的地方,雷电鲜有发生。
      据统计,全世界所有植物每年挥发到大气中的芳香物质大约有1.5亿吨。每一个芳香分子都带上正电荷,并成为水汽发生凝结的凝结核。水汽发生凝结后,裹挟着芳香物质的带电水分子在大气中聚集,最终形成云朵。当云层中电荷越积越多,便开始放电,形成雷电。
      有趣的是,雷电发生后,便开始对地放电,巨大电流在空中和陆地上流动。电流到达地面后又被陆地上的植物吸收,而无论是草本植物,还是木本植物,对电流的到来都“欣喜若狂”,因为这些电流带来的能量是植物的天然滋补剂,能促使植物长得更快,让它们的果实更加丰硕。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