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长期从事潜水、打捞工作。五一前他在昆明参加水下作业,出水后不久,便出现了皮肤瘙痒灼热不适,以为忍忍能缓解,然而不适感逐渐蔓延至全身,甚至出现了上肢的疼痛。职业敏感加多方打听,他分析自己极可能患上了减压病。
病急之下,经行业熟人推荐加自行网络搜索,发现远在武汉的长江航运总医院是湖北省水上救援定点医院,不仅配备有专业培训的专职潜水医师,还对各种减压病、气栓症、气压伤等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成功通过微信与该院高压氧科孙莉副主任医师取得联系,在远程详细问诊、答疑和诊疗分析、建议下,李先生被孙主任的专业、负责所折服,建立起了治疗的信心,一家人连夜从昆明乘高铁跨越3000里到武汉治疗。
令他没想到的是,在抵达医院的第一时间,孙莉带领高压氧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及时完善相关检查,采用了治疗表压0.5MPa的减压病加压治疗方案。进行了5小时的加压治疗后,李先生的肢体疼痛及皮肤瘙痒不适显著缓解。
减压病,俗称潜水夫病或沉箱病,是由于高压环境作业后减压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导致机体组织和血液内形成气泡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据报道,减压病死亡率可达11%,致残率可达43%。
孙莉提醒,减压病重在预防,进入高压环境之前,要做好预防工作和减压计划,例如,潜水员或异常气压工程参与人员要进行正规训练,熟练掌握正确减压的操作步骤,了解距离最近的高压氧措施的位置。潜水前需进行适当的训练,最好不要单独潜水,如需潜水一定要保证求救措施的正常运行。长期在异常气压环境中工作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每年不低于1次的健康体检。潜水总时间在48小时内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潜水后48小时内不宜乘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