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树立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典范,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为推进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贡献,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开展2023年度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为此武汉科技报开设专栏“寻访最美科技工作者”,深入挖掘报道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充分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
坚守在一线的水利“铁人”——记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水利规划院院长要威
他是流域综合治理的“排头兵”,他是长江流域防洪及河湖治理的“领跑者”,他是科技服务民生的践行者,他竭尽所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功立业,他就是被誉为水利“铁人”的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水利规划院院长、正高职高级工程师要威。
扎根一线 聚焦防洪减灾研究
图为2018年11月,要威(左三)在后方临危受命对西藏堰塞湖险情处置
“做防洪减灾工作,在现场的每分每秒都是在书本中淘不到的宝贵经验,苦与累更是磨砺自己成长的添味剂。”要威常说。
2018年10月和11月,西藏白格、米林先后发生4次山体滑坡事件,造成金沙江和雅鲁藏布江断流并形成高危堰塞湖,一时间,上游水位急剧雍高,下游水位骤降,形势危急,处置不及时将会引发严重灾难。
灾情发生后,要威临危受命,带领团队组建堰塞湖洪水分析专家团队,四次完成了堰塞湖应急处置任务。在历时两个月中,堰塞湖洪水分析小组前后参加了长江防总办召开的25次会商,出具溃决洪水分析报告30余份,为防汛抢险会商决策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图为2018年5月22日要威(左二)带队赴长江中下游五省市现场调研
为了实现“提前”“精准”的预测溃坝洪水可能带来的威胁,要威带领团队争分夺秒、昼夜鏖战,饿了,啃一口沙琪玛;困了,来杯咖啡提神;倦了,靠着椅子打个盹,确保了精准的计算结果“跑在洪峰到来前”提供给决策部门。应急管理部领导表扬道,白格堰塞湖溃决基本上是按照专家预报分析进行溃决的,并为整个应急应对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得益于要威团队的“精准”“提前”的预测预报,4次为堰塞坝下游地区应对洪水灾害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再次实现我国堰塞湖应急处置无一人伤亡的业界奇迹。
堰塞湖的应急抢险工作只是要威防汛抢险经历中的一个缩影,也是长江委人防汛救灾工作的常态。“防汛抢险大于天”,作为院里的防汛抗旱专家,每到汛期要威都需要随时待命,一旦接到任务,必须立刻放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而每次抢险工作他都不畏艰辛、全力以赴。
立足实践 研究长江流域防洪及河湖治理新技术
2021年12月22日要威(左三)带队在石首洲滩民垸治理调研
近年来,由于长江与两湖的水沙交换条件变化引起江湖关系的调整,对长江干流及两湖地区的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针对长江流域防洪及河湖治理技术难题,要威作为专业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完成“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关键技术”攻关,构建了长江中下游江湖一体水沙数学模型,预测了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蓄泄关系、江湖关系新变化,提出了中下游行蓄洪区和洲滩民垸分类技术方案,为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成果被鉴定为“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规划成果得到国务院批准,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的“鄱阳湖枯水情势变化及影响研究”,定量揭示了“气候变化、工程调蓄、河湖冲淤、人类活动”等多因素驱动下的鄱阳湖枯水情势变化规律,提出了通过调整三峡等上游控制性水库、五河控制性水库和鄱阳湖枢纽工程改善湖区枯水情势的技术方案,成功应用于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期调度,为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国家防总批复)编制和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成果获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勇挑重任 探索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灾害防御技术
我国水灾害多发,降低水灾害损失是水利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需要。针对水灾害损失与水利综合效益核算,存在理论方法不健全、存量分析有难度、计算方案不规范、研究边界不清楚等技术难题。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要威与研究团队一同探索完成了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长江三角洲水害损失与水利治理效益核算研究”,厘清了水害总体损失与各单项水害损失之间的结构关系、机理联系与驱动机制,提出了水害损失变化过程理论、形成了规范化水害损失计算方案,相关成果在长江流域防洪抗旱减灾规划与管理工作中得到应用和推广,获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即使在生产工作和防汛抢险任务高负荷运转的状态下,要威追求科学与创新的步履始终坚定如一,“时刻准备着”成为他工作状态最好的写照,原防洪减灾部副主任肖华说:“要威真的可以称为‘铁人’,经常凌晨一、两点给他传文件,几乎都是秒收,第二天上午还能及时反馈修改意见。”
谈到科技创新,他强调“咬着牙也得跟上去”,科研工作可以提供更高更广的平台和格局,搞规划设计工作更需要重视这一点。
参加工作16年来,如“铁人”一般要威,先后获得大禹水利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湖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1项、长江委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参编行业规范1项、著作3部,发表论文18篇,取得软件著作权4项。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要威这种默默在一线耕耘的科学家,正是扎根于水利水电领域的最美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