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遇见科学。6月7日上午,徐红星院士工作室“科普大讲堂”——“物理与生活:探究自然”走进武昌区万福林小学。
“为什么荷叶不沾水?为什么壁虎能爬墙?为什么蜘蛛网强度高?为什么蜘蛛能抓小虫子……”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潘春旭教授以一连串的问题开讲,这些问题立刻激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
潘教授为孩子们讲解了为什么荷叶不沾水、壁虎能爬墙、蜘蛛网强度高、蜘蛛能抓小虫子等自然界的物理知识,并告诉他们,科学家通过搞清楚生物或植物具有特殊功能的原因,人工仿制出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的物品。比如,荷叶不沾水的原因是,它表面是一种“微米/纳米复合结构”,再加上“植物蜡”的共同作用,使荷叶具有“超疏水性质”,还具有“自清洁”功能。通过仿造荷叶这些性能,人类就能造出防水涂层和材料,做成不沾水的瓷砖、防水的布料等。壁虎爬墙能力强,是因为它的脚是由数百万根很细的毛组成,通过改变脚上的毛与墙面的夹角,壁虎就能自如地爬墙。通过仿生技术,现在可以制作出高粘附力的手套,但是不能像壁虎那样自如地脱开,壁虎大脑可以控制脚上毛的活动,而我们还不能控制手套上毛的活动。
武昌区科协副主席朱大贤说,潘教授的讲座是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进武昌的首秀,也是武昌区“科学家讲科学”系列活动的精彩华章。揭示科学之美,展现探究之趣,潘教授的科普讲座极大激发了学生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完美阐释了“科学家讲科学”的魅力。
武昌区教育局科技站站长李昌松说:武昌作为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一直以来,武昌区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工作,每年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20多场,今天活动非常感谢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的专家团队、感谢潘春旭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盛宴,潘教授的课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场探索奇妙世界的旅行,交给同学们一把把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点燃了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