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活动动态

致敬江岸科技工作者 | 李露:13年用匠心“把脉问诊”城市水质安全

发布日期:2023/6/5 15:23:47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编者按:长期以来,江岸区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锐意创新、默默耕耘,以赤子之心勇攀科技高峰,为江岸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3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江岸区科协、武汉科技报共同策划推出“5·30致敬江岸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以20位优秀科技人员代表的先进事迹展示“江岸区科技工作者”的风采。


      从初出茅庐意气风发的风信年华,到成熟稳重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科研院院长助理李露在城市水污染治理、供水安全保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十三载的不懈奋斗,是向水而行的笃行之路,是扎根水务一线的实干历程。

锲而不舍 水质检测“首战告捷”


      2010年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李露,就进入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科研院工作。工作第一年,她就接到了一个艰巨任务,参与了“金坛市自来水公司第三水厂深度处理工程”研究工作。
      “当时该水厂面临藻和嗅味的问题,我们研究了炭砂过滤、超滤等技术,并在实验现场对不同种类活性炭、不同厚度的炭砂,不同种类和形式的超滤膜过滤效果等进行了试验研究。”李露回忆,试验装置需要24小时运行,大家一般早上8点进厂,晚上8点离厂,一边保证装置正常运行,一边对进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分析,除了中间吃饭时间,其他时间基本都站着,“每次下班时脚都失去知觉”。
      试验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为水厂深度处理工程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水厂在经过一年的运行后,李露和团队对水厂全流程各工艺环节的参数和水质进行了系统地检测、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多项水质指标均明显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13年“金坛市自来水公司第三水厂深度处理工程”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一等奖。
科技创新 编制技术标准
      在供水安全的一线工作中,解决给水、污水、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的难点问题时,需要来点“创新”。据悉,中南市政院拥有国内唯一一家国家级别滤料监督检测机构——建设部水处理滤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滤料中心”),在2019年至2021年滤料中心负责了国家“十三五”水专项课题:“城镇供水系统关键材料设备评估验证及标准化”滤料评估验证及标准化工作。
      作为主要技术骨干,李露负责滤料这项产品的调研、评估验证及标准化研究任务。人工开挖滤池取样工作量太大,且取样代表性不够,这制约了此项目的进展。于是,她带领团队对取样装置的结构进行改造,研发了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套筒式取样装置。“在不同的滤池进行了试验,仅1~2人就可在2分钟内从滤池中将滤料旋出,基本不费力,方便快捷。”李露表示,团队研发了不同长度的取样装置,可以用在砂滤池、炭砂滤池、活性炭滤池等不同形式滤池中。
      据悉,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套筒式取样装置在国家水专项“十三五”课题“城镇供水系统关键材料设备评估验证及标准化”和“城市供水系统规划设计关键技术评估及标准化”多个验证点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为课题获取滤料样品进行过滤效果评估起到了支持作用。
      依托国家“十三五”水专项课题:“城镇供水系统关键材料设备评估验证及标准化”课题内容,她起草了团体标准《城镇水处理滤料和承托料》、还参编了《城镇给水用悬浮填料》和《水处理用磁介质》,发表专利《用于滤料净水效果评估验证的装置》《一种水处理滤池中滤料分层采样装置》《用于去除地下水硬度的纳滤集成装置》3项,并参与发表论文《国内外水处理滤料级配表示方法对比研究》1篇。
      近五年来,李露发表论文6篇、发表专利8项,参编标准7部。获得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二等奖1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一等奖1项,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云南省市政工程协会一等奖1项。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