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新闻

不设门槛限制 凭能力实绩说话 湖北探索科研课题立项新机制

发布日期:2023/7/17 16:21:16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近日,“智能建造”青年科技人才服务企业联合专项宣布设立,率先开启转变科研项目组织方式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破冰之旅”。
      该专项由省科技厅和中交二航局共同设立。中交二航局连续3年划拨专项资金,共计1500万元,纳入独立资金账户管理,项目实行经费“包干制”。在管理方式上,纳入省科技计划项目全程监管,推进“横向经费”与“纵向项目”相结合,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
      该科研课题立项具体流程为,首先由中交二航局围绕自身在工业化建造、数字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堵点”,凝练出8个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并发布指南,由省科技厅牵头面向全国“揭榜挂帅”。经专家院士评审,从申报的39个团队中筛选出8个团队。科研课题两年内完成,由省科技厅组织验收。
      混凝土节段梁桥BIM智能分析软件研究,是首批立项的8个项目之一。“揭榜”者是清华大学一支7人团队。成员之一的助理研究员王琛,是个90后。“课题立项新机制给年轻人更多施展舞台。”发挥专长,攻克技术难关,王琛信心满满。
      据悉,专项重点支持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不设“论文、职称、学历、专利、奖项”的门槛限制,以能力、实绩为选拔标准,在拓宽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通道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培养造就工程技术领域青年拔尖人才。
      “新机制能有效突破国有企业科技人才‘内循环’痼疾,有助于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中交二航局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杨钊称。
      破成果“出阁”之困、止产业“蝶变”之痛、解企业“聚贤”之渴。省科技厅副厅长吴骏说,要以此作为湖北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的专项试点,从政策和服务上加以保障,推动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深度融入经济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推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今后还将围绕光电子信息等五大优势产业打造科研课题立项新机制,构建青年科技人才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当天,中交二航局首席科学家张鸿以《桥梁工业化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题作主旨演讲,描述像造汽车一样造桥梁的智能建造方法,引领传统桥梁建筑业向先进的现代制造业转变。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