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不仅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源远流长、普及面最广而又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手工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华瑰宝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而又鲜活的生命力。为了弘扬中华优秀的剪纸文化,8月18日下午,工人村街道青馨居社区在科普园地组织开展了以“传承中华民俗,弘扬剪纸文化”为主题的趣味剪纸科普活动。
老师生动地向孩子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渊源:剪纸是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的色彩而成,逢年过节,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纸窗上作为年节的装饰,所以剪纸又叫做“窗花”,窗花一贴,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浓郁而喜庆。
在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孩子们对剪纸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想要亲自操作一番。在孩子们的热切期盼中,志愿者老师将剪刀、彩纸分发给孩子们,并手把手教授大家折叠、裁剪技巧,大家围坐桌边,一边热烈讨论着剪纸的技巧,一边亲手实践,每一剪刀都那么小心翼翼,细致认真。随着剪刀飞舞,五角星、梅花、菊花、灯笼、水母等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剪纸图案被孩子们的小手成功创作出来,孩子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通过此次剪纸文化科普小课堂,孩子们感受到了剪纸的魅力,兴奋地表示:“以前我们只在电视上看过剪纸作品,没想到自己也可以剪出这么漂亮的作品来,太高兴了!”
这次科普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每一次的科普活动,都在拓宽孩子们的眼界,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逐渐成长,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