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湿地日是几月几号?”“湿地有哪些种类?”“我们该如何保护湿地?”7月10日上午,硚口区易家街道竹叶海社区湿地科普馆热闹非凡,科普馆开馆第一课上,孩子们积极踊跃,参与“点亮湿地”室内骑行比赛,手绘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画,动手开展DIY净水器实验,与科普志愿者们一起探索自然奥秘,守护大美湿地。
在社区湿地科普馆内,科普志愿者吴老师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大家知道地球是什么颜色的吗?为什么是蓝色的呢?”随后通过PPT和短视频向孩子们介绍了湿地的定义、湿地的功能和水生态保护,孩子们被湿地公园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所震撼,被科普馆里的图片、光影和动植物标本等所呈现出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生态知识所吸引。

在老师的讲解中,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用五彩斑斓的颜色手绘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画,让知识立体可视。随后,孩子们带着满满的理论知识一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开展DIY净水器实验。看着浑浊的水一点一点地变得清澈,孩子们纷纷表示:“干净的水来之不易,我们以后要更加爱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在感叹神奇之余,孩子们对水资源保护和循环再利用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让科学真正走进生活。
据了解,易家街道竹叶海社区湿地科普馆由硚口区科协、易家街道共同缔造,于7月10日正式开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竹叶海社区湿地科普馆是我区首家以“湿地科普”为主题,以湿地“缤纷生态”为设计理念,以科技为载体,依托张毕湖公园和竹叶海公园生态湿地体验互动、宣教和提升湿地科普认知的社区科普馆,集科技展览、科普教育、互动体验为一体,不仅为居民群众“零距离”学习科学知识搭建了平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沉浸式”科技体验空间,也为开阔青少年科学视野、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提供了载体,让“科学种子”在青少年心中萌动发芽。

近年来,易家街道始终把做好基层科学普及工作当成惠民工程、民心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依托生态资源丰富、科普阵地完善、科普力量充足的优势条件,贴近群众生活、贴合群众需求,重点在强阵地、育人才、促大局上下功夫,不断深化基层科普工作新途径、新方法。打造过硬科普阵地,构建集科普e站、科普长廊、科普广场、社区科普馆等为一体的多样化、立体式科普场所,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触摸”科普知识。培育专业科普队伍,选育辖区文化程度高、热心科教事业的居民组成社区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吸纳共建单位、下沉单位、辖区医院、学校的科技工作者、科普爱好者作为社区科普中坚力量,以示范带动营造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举办了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群众性科普活动,将科普知识送到居民群众身边,以高质量科普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下一步,易家街道将不断创新群众性科普服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加强科普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依托科普馆开展各类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居民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