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活动动态

“红色科普天天讲”活动进社区——“科学伴我成长 放飞童年梦想”神奇的电化学

发布日期:2023/7/10 17:36:05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为了让辖区青少年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科学的梦想,2023年7月7日下午,“红色科普天天讲”活动走进白玉山街道康寿社区,开展主题为“科学伴我成长 放飞童年梦想”神奇的电化学。本次活动邀请武汉科技大学桂阳实验员讲解电化学的奥秘,辖区50余名青少年参加。


      一开始,桂老师通过闪电形成的原因、铁钉生锈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向孩子们介绍什么是电和化学。接着通过提问“你认为电是什么?”“什么是化学反应?”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再通过动画图解向孩子们详细讲解电如何产生,电流的方向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等知识。最后通过一个又一个神奇的科学小实验,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将课堂氛围引向高潮。


      “老师,我们的灯亮了。”桂老师熟练地在土豆、柠檬等蔬菜水果插上铜片和锌片,并用导线将其与实验灯相接,在孩子们的注视下,神奇一幕发生了,实验灯亮了起来。“土豆、柠檬为什么能做电池呢?土豆、柠檬内部的酸性物质会与锌和铜发生化学反应,当电子从一端流向另一端时,电能就释放。科学家们测试发现,一颗土豆就足够为一个房间的LED灯泡提供40天的电能。”桂老师说做电池需要三个要素:电解质、正极和负极。


      将铅笔芯接上电池电解出氢气和氧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神奇的现象呢?桂老师讲解到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而在水中加入小苏打增强了水的导电性。接通电路后,电离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所以在笔尖周围冒出泡泡。课堂上,孩子们的惊叹声不绝于耳,纷纷表示回家后也要动手试试。


      本次科学小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开拓了视野,更在这些有趣的实验中切身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与神奇。活动结束后,许多孩子还意犹未尽,一位家长激动地说:“今天能在社区里学到这么多知识,真是很高兴,希望社区今后能多开展类似的科普活动,增强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