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硚口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式暨主场活动在水厂路小学举行,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郑华,硚口区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曾昳军,武汉市科协院士中心主任刘飞,科普部副部长吴宇明,武汉科技报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金枝,汉水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燕,硚口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袁宏玲、副主席佘德孝,硚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张艳平,区教育局科技站站长韩济生,水厂路小学校长洪霞及各街道科协秘书长等参加。
水厂路小学副校长刘林致辞表示,学校建校时间久,集文化、科学、数控、智能于一体,着力追求现代品质教育,配有包括航空航天北斗教室、创客梦工厂、科学虚拟仿真教室等先进的智能化科教功能室;学校与三峡集团联合构建零碳实践项目,为学生普及光电转换知识提供可视实践基地;与相关部门合作“小小河湖长”项目等,科普保护水资源知识。学校斩获多项青少年科学教育奖项,其中北斗空天创新社团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硚口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袁宏玲致辞表示,近年来,区科协始终坚持“四服务一加强”的定位,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围绕硚口“三个三”战略目标服务中心工作,创新工作载体,更新工作理念,在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区科协创建星级科普示范社区,申报建立普罗格公司专家科创工作站,协调市农业集团成立企业科协,完成、提档升级社区科普馆,开展“硚”见希望青少年系列等科普活动,策划制作科普特色短视频《熊猫月球》,不断打造特色科普品牌。
他指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如影随形、相得益彰,科学生产新知识新思想,科普则将新知识新思想变成公众所能理解并接受的大众知识和文化,形成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青少年是科普宣传对象五大人群的首要受众群体,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的重要举措。新的水厂路小学,以“北斗”主题为科普教育重点,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卫星导航、天空地协同遥感、光电智能科技等空天领域的科技探索、体验创新活动,着力搭建空天科技领域青少年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平台。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普主题教育,提高青少年全面能力素质建设水平。
活动现场,郑华、曾昳军、刘飞、吴宇明、陈金枝、刘燕、袁宏玲、张艳平为水厂路小学赠送科普书籍。
与会领导宣布2023年硚口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正式启动,后播放硚口区科普特色视频作品。
本次活动由硚口区科学技术协会、硚口区教育局主办,中共硚口区委汉水桥街道工作委员会、硚口区人民政府汉水桥街道办事处协办,水厂路小学、武汉科技报承办。当天活动在央视频、科普中国、武汉科技报等平台总计超62万人次观看。
徐世球:以低碳生活方式做到节能减排
报告从探究成因切入。徐世球在与现场学生的互动中,介绍了温室气体之首二氧化碳。其中“碳排放”形成的温室效应维系着地球的生命繁衍,同时在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导致全球变暖,由此带来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