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新闻

武汉民企百强发布 首设科技创新榜单

发布日期:2023/8/29 15:55:02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28日下午,2023武汉民营企业100强、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50强发布会暨市工商联常委会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自2015年首次发布民企百强榜单以来,企业入选门槛9年翻了6倍,升至20.77亿元。民企100强营收总额合计为11985.83亿元,同比增长2.91%;制造业50强企业营收总额提高到2788.46亿元,同比增长4.17%。
      其中,卓尔控股、九州通两家企业2022年营收总额再上台阶,双双突破1400亿元,增长额均超180亿元,增幅超14%,是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缩影。
      今年,武汉还首次发布新榜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50强”,科技创新50强营收总额1065.50亿元,同比增长4.70%,高于民营企业100强和制造业50强营收总额增长率。
      当下,武汉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一个月前,武汉市委统战部和武汉市工商联制定出台聚焦于科技创新的“金桥计划”和“金领计划”。为进一步落实两项计划,发布会上,“武汉市工商联执行委员会科技创新委员会”正式成立。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等16位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专业服务人员受聘为首批武汉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导师。
      导师团将为科技型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指导,帮助企业负责人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能力,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科技创新委员会会长、武汉攀升鼎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孝军表示:“眼下,武汉正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我们将加大创新投入和力度,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
      眼下,武汉高新技术头部企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民企100强企业本体及其下属公司中,有120个高新技术企业,1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4个省级专精特新,亿咖通、联特科技、长盈通、恒立钻具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扎堆上市。
科技创新50强利润和税后净利润增长双双超50%
      今年百强民营企业入选门槛升至20.77亿元,相较于2015年首次发布,9年翻了6倍。
      武汉民营企业在一次次市场风浪中颠簸前行,在一次次淬炼中越发坚韧,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28日发布的2023民企100强、制造业50强榜单、科技创新50强名单,呈现“整体规模稳中有进、盈利能力总体良好、社会贡献持续彰显、产业结构特征明显、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密切”等特点。
      据统计,民企100强营收总额合计为11985.83亿元,同比增长2.91%;制造业50强企业营收总额提高到2788.46亿元,同比增长4.17%。
      其中,卓尔控股、九州通两家企业2022年营收总额再上台阶,双双突破1400亿元,增长额均超180亿元,增幅超14%。
      创新改变了武汉民营经济“生态圈”。今年,武汉首次发布“武汉民营企业科技创新50强”。一群具有科技创新“创造力”、数字化转型“数智力”、勇闯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在武汉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科技创新50强营收总额1065.50亿元,同比增长4.70%,高于民营企业100强和制造业50强营收总额增长率;其中高新技术收入同比增长8.61%,充分体现出科技创新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批民营科技企业成为行业翘楚
      去年8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高德红外工业设计中心再次获得工信部“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授牌。
      高德红外正是2023武汉民营企业100强、制造业50强和科技创新50强。该企业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际一流的红外光电研究中心,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一直保持领先优势。
      据统计,民企100强企业本体及其下属公司中,有120个高新技术企业、51个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共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112项、国家标准150项、行业标准92项、团体标准17项。
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显著
      长江电气等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参与了国家或各类行业标准的制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长江电气自主研发的C-Smart智能柜已升级至运用高端云配电智能断路器的“2.0版本”,产品广泛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三峡水利工程、迪拜光伏等国内外重点工程项目。
      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新城表示,企业将一如既往地立主业、耕实业, 坚守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赛道,对标国际一流,培育竞争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我市制造业头部企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增长潜力巨大,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显著,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制造业50强企业中,机械、电子制造业数量最多,占比50%;其次为资源加工制造业,营收总额同比增长15.42%;轻纺制造业营收总额增速较快,同比增长27.35%。
      制造业50强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37%;税后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43%。
科技型头部企业成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今年,达梦数据库中标一家龙头企业国产数据库一体机采购项目。达梦数据库总经理皮宇介绍,企业不仅收入稳步增长,而且上半年牵头承担的市科技重大专项“面向核心高端领域共享存储集群数据库关键技术”进展顺利。这家企业今年进入武汉民营企业科技创新50强榜单。
      今年,武汉市首次发布“武汉民营企业科技创新50强”。科技创新50强企业利润总额为199.58亿元,同比增长59.95%;税后净利润总额178.19亿元,同比增长64.72%。
      科技型头部企业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展现了极强的发展韧劲,成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科技创新50强分布于“965”产业体系中多个行业,对于巩固光电子信息这一核心产业,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创意、新一代信息网络、大健康等重点新兴产业,引领人工智能、新材料、空天等未来产业,实现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贡献了民营经济智慧和力量。
发展动能强劲释放
      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成本困境,TCL华星在已投资10亿元建设的第4.5代柔性显示面板试验线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新增投资3.2亿元,在汉建设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新型显示中试平台,推进国产化显示面板“关键核心技术”材料和设备的联合开发和应用验证。
      同时,武汉华星入选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数字化设备占95%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设备联网以及工业设备上云率均达100%,已成为全行业效率最高的数字化工厂之一。
      通过榜单我们观察到,武汉民营企业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处于领先地位。民企百强中,71%的企业表示已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
      武汉头部民营企业一方面加大数字化改造、工业技改,通过今天的投资换明天的发展,一方面提升研发能力、加大成果转化,不断“上新”,盈利水平持续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日益提高。多家企业反映,通过自主开发与研制、自筹资金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等,新产品开始实现收益,有部分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甚至超过50%,企业后劲十足。
      民企100强中,有67家企业上报了研发经费数据,研发经费同比增长14.89%;制造业50强中有46家上报了研发经费数据,研发经费同比增长18.24%;科技创新50强研发经费总额同比增长9.47%。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