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快闪,观人工智能、看可变充电桩、察武汉关小学北斗导航、听一初声乐合唱……9月22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江汉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江汉区艺术中心人民阅读举行,由此揭开江汉区科普新画卷。
市科协副主席袁艳斌,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赵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涟,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张智勇,市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吴宇明,武汉科技报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金枝,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郑瑢,花楼水塔街道工委书记,江汉路步行街区综合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甘泉,花楼水塔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周力,人民阅读数字产业板块总召集人余淼等领导参加启动仪式。
一场歌唱《夜空中最亮的星》的快闪活动,把江汉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推上高潮,也让江汉区科协今年的科普日活动显得与众不同。
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赵陟致辞指出,江汉区自古是“楚中第一繁盛处”。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江汉区按照现代产业体系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在既有的金融、商贸流通、能源和信息通信四大板块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数字经济,努力建设富裕活力美丽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卓越城区。
他希望江汉区科普事业的发展,能够紧紧围绕区“‘十四五’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20.5%”这一目标为根本,同时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广泛联系人才的优势,加强政治引领,进一步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水平,激发科技工作者创先争优的热情,助力城区功能、品质的全面提升,增进民生福祉,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江汉人应有的贡献。
袁艳斌为武汉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专家科创工作站授牌。
赵陟、洪涟为武汉德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达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这两家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授牌。
张智勇、吴宇明、 陈金枝、郑瑢为荣获星级科普惠民社区和星级科普教育学校的单位授牌。
袁艳斌为“科技+经济”“科技+文化”“科技+民生”“科技+健康”“科技+教育”五支分队代表授旗。
由武汉一初学苑学生带来的大合唱引爆全场,主持人宣布2023年江汉区“全国科普日”活动正式启动。
会场设置了机器人展演区、地质科普展、口腔健康现场义诊区等,变充电桩、武汉关小学北斗导航等科普成果及应用吸引了众多附近居民的参与,大家直呼大开眼界,并踊跃体验科技的乐趣。
启动仪式后,江汉区“科技+经济”“科技+民生”“科技+文化”“科技+健康”五支分队代表高举红旗,化身为江汉科普宣传工作形象代言人——“江小科”,和与会嘉宾前往江汉路地铁口,踏上科创号江城科普快车,带领大家一览江汉风胜,楚天名镇高质量发展。这是区科协实施“弘扬科学精神,共同缔造品质生活”系列主题科普行动之一。让居民参与到科普学习、科普创新、科普民生之中,针对各部门各领域文化教育、应急安全、民生健康等热点问题,区科协将会以“江小科领跑品质生活”为主线,开展“江小科科普联播”“江小科云游一网通”“移动科普图书馆”“江小科益+医健康驿站”等系列专项“五进”活动,携手把科普成果转化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品质生活。
“在8月25日落幕的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湖北省唯一斩获全国青少年创新作品的一等奖,花落江汉区。在湖北省首届科普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上,评选的68件获奖作品中,江汉区以13件作品独占鳌头,成为获奖数量最多的行政区。这个成绩也超越了除武汉市以外的,省内所有的市州的成绩。接下来,科创号江城科普快车即将开跑,让我们努力在新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为江汉区域经济发展,为卓越城区建设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郑瑢告诉记者,在今年科普日期间,江汉区各主办单位、区属学(协)会、各街道办事处、各科普教育基地、各科普企业及有关单位将结合自身特色,围绕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主题,举办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掀起新一轮的江汉科普热潮。
爱牙知识入人心
走进别样的地质之美
“这块紫水晶真美,今天的活动融合了科技+经济、民生、健康、文化等诸多元素,尤其在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的展位,这里琳琅满目的化石、矿石展品以及老师的耐心讲解,让我感触颇深。”德芭与彩虹博物书店负责人曾刚表示,希望未来有机会邀请地质老师为青少年授课,德芭与彩虹书店作为新晋“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能在科普出版、科普教育方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