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天外来音——引力波
12月8日,由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主办的“遇见科学”青少年主题科普活动第八期走进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活动邀请到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锡龙开讲“天外来音——引力波”,为该校师生带来一场引力波天文学科普知识讲座。
100多年前,当爱因斯坦预测引力波存在的时候,他不曾想过,有朝一日人类能够真正观测到引力波。2015年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并于2016年2月向全世界宣布。2017年,人类首次探测到双中子星并合,并首次“听到”且“看到”引力波,引力波再次令整个科学界沸腾。引力波是什么?人们是怎样发现引力波的?怎样测量引力波?研究引力波对物理学的发展和宇宙探测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讲座中,范教授首先介绍了引力波的基本概念、产生机制和检测方法,然后详细讲解了引力波的发现过程,包括理论预言、探测仪器的设计与建造及其首次被探测到的经过。接下来,还说明了引力波发现的重要意义,如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证明黑洞的存在等。最后,范教授展望了引力波研究的前景和应用潜力。活动现场座无虚席,同学们眼神中充满对天文学的好奇,精彩的讲座引起了同学们对前沿科学的极大兴趣。范教授现场回答了学生们的疑问,同时结合自己的求学经验,鼓励大家要保持学习兴趣,勇于探索未知。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主办,武汉出版社、江岸区科学技术协会、江岸区教育局、武汉教育电视台、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共同承办,同时得到湖北省物理学会、湖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