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绿,草木含荣,五光十色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绿的润色,绿色低碳也成为文明新风尚。那什么是树木?树木也有 “身份证”吗?树木之间如何交流?“双碳”达标和一棵树又有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
9月17日,值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迎来了青山区钢花小学36名六年级学生,园林专家倾情讲述指导,带领孩子们学习树木结构知识,探究树的生命密码,通过根系监测系统观察树根生长动态,共享新奇搭树游戏……开展了一场妙趣横生的 “‘树’说根深叶茂”自然教育研学活动。
“同学们,大家仔细观察我面前的这棵树桩横截面,你们知道这中间的空洞是怎样形成的吗?”在3楼多功能教室,生态所高级工程师李苗以一截朴树树桩开启树木探索之旅,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课件条分缕析树木的冷知识,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学生们收获颇丰。
在科研苗木圃地,生态所专家刘淑超、刘美玲向大家演示用根系生长监测系统观察金叶羽杉土壤根部生长动态过程,这个黑科技令学生大开眼界,纷纷围着两位专家刨根问底,一探究竟。
在百卉含葩大草坪,孩子们和专家一起体验搭树游戏。每组十余人分别扮演心材、主根、侧根、边材、形成层、树皮等角色。李苗口令引导大家声形齐动,活力表演:“根部,啧啧吸水”“韧皮层,发出‘唔’的声音,把食物输送下来”“边材,一边高举手臂,一边喊‘喂’,把水输送下去”……有趣的口令和动作让大家沉浸其中,乐不可支,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树木结构知识及组织功能的了解。